添喂植物雌激素对奶牛泌乳性能、乳和血浆性激素及雌马酚含量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在日粮中添喂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物对泌乳奶牛乳中雌马酚含量的影响,并考察了这两种植物雌激素的添加对泌乳奶牛血浆和乳中性激素含量有何影响。选取健康、年龄及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采用分组试验方法,将40头奶牛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TMR,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2.5 g大豆黄酮(试验Ⅰ组),35 g芒柄花素(试验Ⅱ组),1.25 g大豆黄酮和17.5 g芒柄花素(试验Ⅲ组),预饲期7 d,试验期120 d。分别于试验的0、30、60、90、120天采集乳样和血样,-20℃保存备用,测定泌乳性能、乳和血浆中性激素及雌马酚含量,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力。结果表明:试验Ⅰ、Ⅲ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糖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MU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BU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ALB、GLB、TP含量无显著影响。试验Ⅲ组T-AOC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AT、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高,但无显著差异;试验Ⅰ、Ⅱ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Ⅲ组血浆中E2-17β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血浆中P和PR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E1、E3、LH、FSH含量无显著影响。试验Ⅲ组乳中E2-17β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Ⅲ组乳中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E1、E3含量无显著影响。试验Ⅰ、Ⅱ、Ⅲ组雌马酚含量分别为166.91μg/L(P<0.01)、517.99μg/L(P<0.01)、402.59μg/L(P<0.01),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1μg/L检测限)。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后可提高荷斯坦奶牛的泌乳性能,以添喂2.5 g大豆黄酮效果最为明显;可提高机体抗氧化力及血浆中BUN含量,对血浆中ALB、GLB、TP含量无显著影响;能够影响血浆中E2-17β、P和PRL含量,对E1、E3、LH、FSH含量无显著影响;能够影响乳中E2-17β和P含量,对E1、E3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极显著的提高乳中雌马酚含量,以添喂35 g芒柄花素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大豆黄酮与芒柄花素存在交互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RT-PCR技术检测初生和5月龄巴什拜羊MSTN/Smad信号通路基因(MSTN、Smad2、Smad3、Smad4、Smad7、TGFβRⅠ、TGFβRⅡ)在不同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
对本实验室鉴定的成参“腐皮综合症”主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区(Intergenic spacer,IGS)进行了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分析,设计出针对灿烂弧
为了缓解獭兔饲料资源短缺的压力,本研究针对张家口杂交谷子加工产生的谷子、谷糠、谷草这三种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法结合消化试验、断奶仔兔生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