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目标隐身技术、综合电子干扰技术、反辐射导弹技术和超低空突防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军用雷达的反隐身、抗干扰、抗摧毁及抗超低空突防等“四抗”能力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具有潜在“四抗”能力的双/多基地雷达系统重新得到重视,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盾”就有“矛”,如何对抗双/多基地雷达,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结合多基地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双基地雷达的几何配置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对双基地雷达的干扰效果,并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干扰效果评估指标。首先,选取典型干扰样式,如噪声压制干扰、距离欺骗干扰及分布式干扰等,分析了其针对双基地雷达的干扰效果。本文从其干扰机理出发,建立干扰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同功率条件下,当干扰机能够对双基地雷达接收站进行主瓣干扰时,可以有较好的干扰效果,特别是分布式干扰主旁瓣进入到双基地雷达接收站主瓣,干扰压制效果将更加明显,而对双基地雷达接收机副瓣干扰效果不太理想。其次,首次研究了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作用于双基地雷达的干扰效果。针对采用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双基地雷达,本文建立了对它的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数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干扰回波信号特性,并结合双基地雷达的距离分辨力及达到有效干扰的干扰功率需求,得出了在大部分区域内,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是有效的。然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干扰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从雷达方的角度,基于信息准则、功率准则及效率准则等干扰效果评估“三大”基本准则,并结合论文相关章节的理论分析与仿真,提出了双基地雷达等效自卫距离、干扰压制比、测量误差和定位精度几何稀释等对双基地雷达的干扰效果评估指标,结果表明,这些指标构建合理,能有效、定量地评估干扰前后双基地雷达性能变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