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动物模型与脑血管因素相关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UMS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葡萄糖代谢[目的]通过运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方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研究CUMS致抑郁症大鼠行为学特征,探讨抑郁症与脑葡萄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CON)、抑郁症模型组(CUMS)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各10只。采用国际公认的“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atable Mild Stress, CUMS)方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实验大鼠持续4周接受不同的应激因子,包括群居饲养、通宵照明、鼠笼倾斜、潮湿垫料、禁水后空瓶放置、频闪光照及白噪音。对所有大鼠(共20只),CUMS实验前、应激开始后的每一周末,在同等条件下共进行5次体重测量和糖水实验。糖水实验的指标包括总液体消耗量、糖水消耗量、纯水消耗量,并计算糖水相对消耗量、纯水相对消耗量及糖水偏好程度(糖水偏好程度=糖水消耗量/总液体消耗量×100%)。糖水偏好常用于评价快感缺乏程度。CUMS建模前、后进行敞箱实验(open-field test),以观察大鼠的行为学特征,根据数码摄像机回放记录,评估行为学指标:①5min内运动总格子数目;②5min内运动的周边格子数目;③5min内运动的中间格子数目;④后肢直立次数;⑤第一分钟内运动格子的总数目;⑥修饰次数;⑦大便粒数。对CUMS组大鼠(共10只)在应激前、后以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为示踪剂进行18F-FDGmicro PET扫描。统计方法:糖水实验和体重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open-field实验采用non-parametric Friedman ANOVA;运用SPM 5软件对18F-FDG PET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①体重:慢性应激第3周、第4周时CUMS组大鼠体重增加量较CON组大鼠轻度减少(p<0.05)。②糖水实验:应激期间CUMS组大鼠逐渐减少糖水相对消耗量,以应激时间(第1-4周)为主效应,两组间糖水相对消耗量存在差异[F(1,18)=40.72,p<0.001],应激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F(4,72)=7.49,p<0.001]。基线、CUMS建模期间两组对纯水相对消耗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应激4周期间,特别是第3周、第4周,CUMS组大鼠糖水偏好明显缺乏(allp<0.001)。③Open-field实验:与CON组相比,CUMS组大鼠第一分钟内运动格子的总数目增多[χ2(10,1)=6.4,p=0.011]; 5min内运动的中间格子数目、后肢直立次数显著减少[χ2(10,1)=9.0,p=0.003;χ2(10,1)=5.4,p=0.02, respectively],修饰次数及大便粒数明显增多[χ2(10,1)=6.4,p=0.011;χ2(10,1)=5.4,p=0.02, respectively]。④18F-FDG micro PET:慢性应激后大鼠听觉皮层葡萄糖代谢显著增高,下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梨状皮层、中隔核代谢明显减低(all p<0.01);差异性脑区均出现在左侧,并且听觉皮层葡萄糖代谢增高值与下丘葡萄糖代谢降低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785,p=0.007)。[结论]①运用CUMS方法可以成功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抑郁症大鼠除了具有抑郁症核心症状,即对糖水偏好明显缺乏外,还具有焦虑、恐惧样行为;②抑郁症与脑功能异常变化有关,以梨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隔核、下丘、听觉皮层葡萄糖代谢变化较为显著,且具有明显侧化现象(左侧)。第二部分高脂饮食致脑血管因素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葡萄糖代谢[目的]通过运用高脂饮食方法建立脑血管因素模型,研究该模型大鼠行为学特征及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探讨高脂饮食致高脂血症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CON*)、脑血管因素组(CVF)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各10只。以高脂饲料(饲料配方:蛋黄粉10%、猪油20%、胆固醇2.5%、胆酸钠0.2%、甲巯咪唑0.1%、蔗糖2%、普通饲料65.2%)喂养CVF组大鼠9周。高脂饮食前、实验第9周时,在同等条件下共进行2次糖水实验、体重测量及open-field实验,各实验观察指标同第一部分。实验第9周时对20只大鼠经尾静脉采血5ml,用酶标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另外分别对两组大鼠以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为示踪剂进行18F-FDG micro PET扫描。统计方法:糖水实验和体重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open-field实验采用non-parametric Friedman ANOVA;两组间血脂指标比较采用student’s t-test;运用SPM5对18F-FDG PET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①体重与血脂:实验第9周时,与CON*组大鼠相比,CVF组大鼠体重显著增高(t=18.824,p<0.001); TC (t=11.76,p<0.001)、LDL (t=6.96,p<0.001)均显著增高,HDL (t=-3.43,p<0.001)显著降低。②糖水实验:两组大鼠在基线时、9周时糖水相对消耗量无差异[F(1,18)=0.896,p=0.356];与基线纯水相对消耗量相比,CVF组大鼠在9周时纯水相对消耗量明显增多(t=5.747,p<0.001),对糖水的偏好程度明显缺乏(t=-5.565,p<0.002).③Open-field实验:两组大鼠在open-field各项行为学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all p>0.05)。④18F-FDG microPET:与CON*组大鼠相比,CVF组大鼠丘脑、纹状体脑葡萄糖代谢显著减低(allp<0.01);且对糖水偏好缺乏程度与丘脑、纹状体局部葡萄糖代谢降低呈显著正相关(R=0.782,p<0.01; R=0.806,p<0.01, respectively)。[结论]①高脂血症大鼠具有抑郁症核心症状;该症状严重程度与丘脑、纹状体脑葡萄糖代谢异常呈正相关;②高脂血症通过影响“边缘系统-纹状体-丘脑”环路功能参与抑郁症发生,且具有侧化现象(右侧);③高脂血症不仅是脑血管危险因素,也是抑郁症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第三部分高脂饮食致脑血管因素叠加CUMS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葡萄糖代谢[目的]成功建立高脂饮食致脑血管因素叠加CUMS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叠加模型大鼠行为学特征及脑葡萄糖代谢情况,探讨高脂血症、CUMS在导致抑郁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CON)、叠加模型组(DMY)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各10只。高脂饲料(同第二部分)喂养DMY组大鼠9周,继续高脂饮食的同时采用CUMS方法(同第一部分)叠加抑郁症模型4周。对所有大鼠(共20只),实验分组时、高脂饮食第9周时、CUMS开始后的每一周(即实验的第10、11、12、13周)在同等条件下共进行6次糖水实验和体重测量;实验分组时、高脂饮食9周时、CUMS第4周后(即实验的第13周)进行3次open-field实验;在实验第9周时对20只大鼠经尾静脉采血5ml,进行血脂指标测定;各实验观察指标均同第二部分。对DMY组大鼠(共10只)在应激前、后进行以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为示踪剂进行18F-FDG micro PET扫描。统计方法:同第一、第二部分。[结果]①血脂:与CON组大鼠相比,第9周时DMY组大鼠TC(t=7.548,p<0.001)、LDL(t=6.175,p<0.001)均显著增高,HDL显著降低(t=-5.300,p<0.001)。②体重:9周时,DMF组体重增加量较CON组显著增多(p<0.01); CUMS第4周(即13周)时DMF组体重增加量较CON组轻度减少(p<0.05)。③糖水实验:与CON组大鼠相比,应激期间各个时点DMY组大鼠对糖水相对消耗量均有显著减少[F(1,18)=104.267, F(1,18)=55.986, F(1,18)=46.084,F(1,18)=61.080, respectively;allp<0.001];在9周、11周、13周时DMY组大鼠纯水相对消耗量有所增加[F(1,18)=27.72, F(1,18)=16.13, F(1,18)=12.26, respectively; all p<0.001];第9周及4周应激期间,DMY组大鼠逐渐降低对糖水的偏好程度[F(1,18)=28.891,F(1,18)=51.630, F(1,18)=103.794, F(1,18)=103.645, F(1,18)=119.104, respectively; all p<0.001]。④Open-field实验:与CUMS前相比,DMY组大鼠在CUMS后5min内运动总格子数目、中间格子数目、周边格子数目均减少[χ2(10,1)=3.60,p=0.048;χ2(10,1)=10,p=0.002;χ2(10,1)=3.60,p=0.048, respectively];后肢直立次数减少[χ2(10,1)=9.0,p=0.003];第一分钟内运动格子总数目增多[χ2(10,1)=6.4,p=0.011];修饰次数及大便粒数增多[χ2(10,1)=9.0,p=0.003;χ2(10,1)=9.0,p=0.03, respectively]。⑤18F-FDG micro PET:叠加模型后大鼠下丘脑、岛叶皮层葡萄糖代谢显著增高,而海马、内嗅皮层葡萄糖代谢显著降低(all p<0.01);并且下丘脑葡萄糖代谢增高值与海马葡萄糖代谢减低值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736,p=0.015)。[结论]①高脂饮食致高脂血症叠加CUMS动物模型可较好模拟高脂血症与抑郁症共病症状,是建立共病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②高脂血症未加控制基础之上一旦接触慢性应激因子会较早出现严重抑郁症状,并伴明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③高脂血症与抑郁症叠加对与情绪、神经内分泌功能相关中枢葡萄糖代谢影响显著,其中海马功能降低最为明显;另外内嗅皮层、岛叶葡萄糖代谢改变也参与其中,且具有明显侧化现象(左侧为主);④CUMS与高脂血症所致抑郁症在对行为学、大脑功能的影响中起着协同作用,大脑神经元葡萄糖代谢水平发生改变是二者对机体影响的共同通路之一。
其他文献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 ,各种因素会对教师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此 ,探讨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是适切协助教师发展的前提与依据。费斯勒与格拉特霍恩的教师
<正>在胡锦涛同志"314"总体部署下,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作为"两翼"中的"南翼"——渝东南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大力打造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共识。《武陵山片区区域
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不必言说的亲密关系。教师之爱是教师的本源性行为。教师之爱是教育是否发生的前提,它以生活意义为基础,是一种教育意义的关心与信任。教师要明晰教育使命
<正>近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彭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强力实施"产业富县"战略,谋划发展"三幅蓝图",依托"三大特色"资源,实施"一线
本文通过对韩国经济起飞时期和80年代以来社会特型时期公民教育的论述,揭示了韩国公民教育的特质和现阶段的特点,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文明形态等方面对韩国公民教育的演进历程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任何科目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来源。所以,教师在对新课进行导入的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强烈的求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及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进程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大大提高了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也
<正> 近代工业生产必须大力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焦化生产每炼一吨焦炭因加热耗用的燃气热量约3136~3346兆焦,而从炭化室推出1000~1050℃的红焦显热占40%左右(即1339兆焦/吨
<正>重庆彭水自治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旅游中等城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城市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三者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促进
目标识别(Object Recognition)作为计算机视觉中高层视觉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使得计算机能够拥有感知能力的一种最主要的方法。目标识别使得智能系统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