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第一支公司债发行以来,公司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逐渐成为公司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公司债券的发展丰富了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满足了我国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完善了资本市场结构,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公司债券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其融资成本的高低影响着债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也关系到资本市场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因此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进行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受多种因素制约,现有文献侧重于从微观发债企业以及债券自身特征这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且都基于“理性人”的假说来分析影响因素。然而,随着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发生,以及公司债券发行利差异常波动,有必要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探究投资者非理性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削弱了资本市场的资金运用能力。信息披露则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本文将投资者情绪、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公司债券融资成本放在同一框架内,研究投资者情绪对公司债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以2007-2018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为研究对象,基于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OLS多元回归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投资者情绪与公司债融资成本反向变动,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公司债融资成本越低。(2)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情绪与公司债融资成本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相比信息披露质量水平低的公司,高水平的信息披露质量会加剧投资者情绪对公司债融资成本的反向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发债企业、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具有现实与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