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始终将民族地区共享经济发展收益摆在关键位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精准扶贫作为我国贫困治理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区别于以往的“粗灌式”扶贫,将扶贫与精准紧密结合,有效减缓或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从而做到“任何民族不掉队”,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和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并使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数理化整理分析,探讨青海省X自治县精准扶贫的实际样态、所存问题以及未来的路径指向。研究发现青海省X自治县在扶贫过程中存在着扶贫资源被掠夺侵蚀、外部依赖性返贫现象滋生、扶贫目标与扶贫需求相互偏离、人才有效积累缺乏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今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指向:一是加强法治建设,防止精英腐败;二是坚持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三是增强贫困人群话语权利;四是隔断贫困文化代际传递。通过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旨在促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果常态化、有效化、稳固化,真正完成民族地区“脱贫摘帽”的历史任务,并为其他类似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