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然而,由于肝癌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CompoundK(20-O-beta-D-glucopyranosyl-20(S)-protopanaxadiol,CK),又称为IH-901或M1,是二醇型人参皂甙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的最终代谢产物。研究发现,CK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它在抗肿瘤方面所具有的药理价值尤其引人注目。研究证实,CK对肝癌、肺癌、大肠癌及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Bid(BH3interactingdeathagonist)是一个只含BH3结构域的具有多种功能的Bcl-2家族成员。研究认为,Bid在促进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修复中具有双重功能。同时,它可以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起到促进或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效果,且不同研究体系也可能导致Bid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本论文以人肝癌细胞系BEL7401、SMMC及裸鼠荷胃癌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TT法分别测定两种细胞系经不同浓度CK处理24h和5.0μmol/LCK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细胞增殖存活率。结果表明,CK对BEL7402和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的存活抑制作用,它们的增殖存活率与CK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为了探讨CK是否具有诱导人胃癌细胞发生凋亡的能力,我们采用Hoechst33342染色后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AnnexinV/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证实CK可以有效诱导BEL7402和SMMC7721细胞发生凋亡。同时,我们还采用PI单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研究证实CK可以有效诱导BEL7402和SMMC7721发生细胞周期G2期阻滞。为了阐明CK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对经不同浓度CK处理24h的BEL7402和SMMC7721细胞全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K主要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来诱导BEL7402和SMMC7721细胞发生凋亡。为了进一步了解CK激活线粒体通路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我们采用免疫荧光和分离细胞核、质及线粒体蛋白经WesternBlot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CK对Bid在人胃癌细胞内亚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EL7402和SMMC7721细胞中,核Bid受CK影响可以转位到细胞质,部分Bid还可以转位到线粒体,胞质Bid受CK影响发生的转位情况具有细胞特异性。最后,我们采用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研究证实有效剂量的CK可以在裸鼠体内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生长,但未能观察到有效抑制其转移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CK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存活增殖及诱导凋亡发生的能力,以及CK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是通过Bid介导激活线粒体通路的分子机制。同时,我们还发现了CK影响Bid在人胃癌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具有细胞特异性。这些结果不仅可以更加详细地揭示其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而且提出了Bid在人胃癌细胞内可能具有生物学新功能的问题。通过这些研究,较为详细地阐明了CK在体内外对人胃癌细胞存活增殖的抑制作用与机制,为其作为基于Bid分子靶点的抗胃癌药物开发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