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贿罪从古代就有,对于受贿罪的遏制是非常重要的。从我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的力度就得到了加大,《刑法修正案(九)》的通过,给予反腐工作以坚实的法律依靠。从我国受贿罪的立法角度来看,其刑罚可谓很严厉,但是对于受贿的抑制效果,却不理想。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在执法过程中不严厉,另一方面也在于在量刑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本文在对整个量刑的理论进行整理后,提出自己的浅显见解,就我国受贿罪量刑跟量刑理论进行对接,接着对受贿罪量刑过程中所展现的司法不足进行了分析讨论,综合量刑基准理论,给出了关于受贿罪的量刑制度的更正及健全的几点建议。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量刑原理概述。综合国内外各学者和国家的制度,从量刑原理的概念和特征、量刑的本体原理、量刑的方法原理如量刑的情节和量刑的规范化等几个方面对量刑的理论进行论述,并总结出自己的一些浅显见解,为受贿罪量刑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我国受贿罪量刑中存在的问题。以我国受贿罪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同时考虑一些热点案件及《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我国现阶段的受贿罪量刑过程中所存在立法不足及制度上的不完善进行了研究。不仅分析了在司法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同时还就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依附于贪污罪量刑导致刑罚不当、量刑幅度失衡、量刑情节失衡、刑罚执行失衡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当前我国受贿罪量刑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受贿罪量刑规范的建议。对海外的立法经验进行了相应的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了我国的现实情况,从以下五个方面就中国的受贿罪量刑提供了思考和建议:第一,尽快出台受贿罪量刑指导意见;第二,对法官的裁量权进行监控;第三,设立法定刑同时分类立法,用来审判受贿罪;第四,对刑事案例指导机制进行健全,对判决书中的量刑说服力度应该得到提升;第五,详细理解量刑过程中的从重情节,对一些从宽情节应当认真的把握。从而达到在量刑是是以犯罪情节为核心的立法状态,在决定从重及从轻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司法的角度,不仅综合了典型案例指导制度,还综合了受贿罪量刑指导意见,从而能够提升我国在衡量受贿罪量刑轻重过程的规范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