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体外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将靶向唯BH3蛋白Bim基因的siRNA转染大鼠心肌细胞,抑制Bim的表达,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探讨Bim在缺氧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内质网信号通路的机制。方法:1、将出生1-3天的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利用抗a-横纹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法进行心肌细胞鉴定。2、将心肌细胞缺氧不同时间,分别缺氧0h、3h、6h、12h、18h、24h。利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Bim蛋白的表达,筛选出Bim表达高峰的时间点。3、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靶向Bim的siRNA:siRNA1、siRNA2、siRNA3。用脂质体法将Bim-siRNA转染心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blotting检测Bim蛋白的表达,筛选出沉默效率最高的siRNA用于以下实验。4、将筛选出沉默效率最高的siRNA转染心肌细胞,再进行缺氧处理。实验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2)缺氧组;(3)缺氧+脂质体组;(4)缺氧+阴性对照siRNA组;(5)缺氧+Bim-siRNA组。5、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和节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用MTT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钙离子浓度,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Caspase-12、InSP3蛋白的表达。结果:1、心肌细胞缺氧时,唯BH3蛋白Bim缺氧3小时开始升高,12h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2、荧光显微镜发现,转染了阴性对照siRNA的心肌细胞中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设计的3对siRNA均能有效抑制Bim的表达,其中以siRNA2沉默效率最高,为86.73%。3、缺氧使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显著减慢,节律不规则,而抑制Bim的表达能使细胞搏动频率增加。4、缺氧损伤导致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92.28±11.05VS19.35±4.12,p<0.01),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67.38±4.02VS100,p<0.05),转染Bim-siRNA后细胞培养液中LDH含量显著减少,细胞存活率较缺氧+阴性对照组升高。5、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42.21±3.43VS2.98±0.72,p<0.01),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增高,而沉默Bim的表达能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6、缺氧导致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aspase-12、InSP3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分别为(0.84±0.037VS0.15±0.029,p<0.05)和(0.70±0.034VS0.14±0.029,p<0.05),而抑制Bim表达后Caspase-12、InSP3表达明显降低。结论:1、Bim基因在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RNA干扰能有效抑制Bim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3、沉默Bim的表达能有效抑制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4、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aspase-12、InSP3可能参与了Bim介导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