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2000年起,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我国著名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了体育舞蹈方向的艺术类专业,以期加强我国体育舞蹈人才建设。之后以体育院校为单位的体育舞蹈团队也陆陆续续的出现在我国大型体育舞蹈赛事中并取得优异成绩。然而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大部分体育院校在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建设方面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其培养方案的改革仍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那么,如何在众多体院之中更好的发挥各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强强联手将我国体育舞蹈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如何了解众多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方向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学时学分、课程设置、实践环节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影响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培养方案执行效果的因素,使各体育院校在实现教育创新的同时得以借鉴我国其它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方向教学特点,为我国体育舞蹈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体育院校中,以体育舞蹈为培养方向的艺术类专业主要分为舞蹈学专业,表演专业,舞蹈编导专业三大类。2.西安体育学院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中整体呈现艺术化倾向;各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中缺乏对体育舞蹈方向特性描述;培养要求中学生的体育舞蹈技能水平缺乏准确客观的评价标准。3.各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方向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实践环节四个模块;总学分、必修课学分要求比较一致,各模块学分比例的差距体现在任意选修课与实践环节上。4.各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培养方案的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中,除北京体育大学外均缺乏体育舞蹈相关理论课程;艺术类专业学生对科研方法理论方面具有较高的需求,仍有部分院校未开设体育科研类必修课程,与各院校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产生缺口。5.各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培养方案的专业技术必修课程的学分要求存在差异,体育舞蹈专项技能课程学时学分划分不均衡;山东体育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产生混淆,分类不明确。6.各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培养方案的限制选修课程内容比较全面,均涉及了本专业艺术类与跨专业体育类的学科与术科课程,但课程的学分要求存在差距。7.各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对学分的设置情况却不同;部分院校虽然设置了相关实践环节,却未对其设置学分要求。8.影响我国部分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培养方案执行效果的具体因素包括培养方案中课时设置欠合理,使部分课程难以掌控;缺乏专业教师指导教学;学生自身技能素质差,无法完成规定任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