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昌平新城是北京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之一。根据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昌平新城被确定为首都规划建设的11个新城之一,功能定位是“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引导发展高新技术研发与生产、旅游服务、教育等功能”。2007年1月北京市政府批复《昌平新城规划(2005-2020年)》,昌平区将形成“一带两轴,一城多点”的城镇结构与空间总体布局,实现“一流首都城市发展新区”的目标。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水资源承载状况的计算及评价的目的在于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基于昌平区水资源现状,研究昌平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如何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水资源方面的支撑依据和限制规模,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规划。该研究对昌平区发展起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现状的总结,指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是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综合性指标;指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有限性、动态性、多因素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明确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分析了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模型和评价方法。结合昌平新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及水系规划等,通过调查昌平区水资源总量及利用情况,在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推算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量;根据昌平区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生活福利标准,确定人均国民经济用水定额,采用以水资源承载人口为综合表征指标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昌平新城发展所能承受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得出昌平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载的现状,并提出了通过使用再生水和外调水的解决途径,以达到保障预测人口数量的需求。同时,针对缺少水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工程建设、调整社会经济结构、提高制度建设与管理水平等有效、可行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昌平区水资源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