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政务是随着政府重塑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是支持工业化大政府向新型管理体系转变的重要技术保证。本文在系统总结和分析国內外大量电子政务、协同空间决策、数据挖掘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对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就空间辅助决策在电子政务中的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主要内容包括: (1) 系统研究了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总结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理论、基本过程、构成和开发方法,分析了工作组环境下空间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论述了协同空间决策系统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协同空间决策过程,分析了协同空间决策具有的特点;系统阐述了协同空间决策的理论和模型;阐述了政务信息科学的基础;总结了空间数据挖掘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空间数据挖掘的特点、理论和技术方法。 (2) 分析了电子政务的环境与要求,研究了协同空间决策的数据处理、协同建模和决策方案生成与探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库、图层、图幅和空间实体四个处理层次的协同空间数据处理模型,研究了基于共享模式的协同空间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协同空间处理的冲突管理体系,总结了基于模型库管理系统空间建模方法;提出了协同空间决策方案生成与探讨的体系结构,指出了主要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 (3) 提出了协同空间决策多Agent模型,研究了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多Agent组织与运行的模式;研究了基于代理的客户/服务器协同空间决策信息共享模式,给出了协同空间决策信息共享的方法;研究了利用协同协议实现代理组织、协同任务分配和决策方案的统一的实现方法;分析了Agent通信协议,给出了协同空间决策代理通讯的黑板模型,研究了通过扩展KQML实现对决策方案的交流的扩展方法。 (4) 系统研究了从电子政务多源空间数据中提取各种信息和实现空间数据挖掘的技术。研究了采用经验规则方法从文本中提取时间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介绍了基于点的4种空间特征值、基于线的4种空间分布特征值、基于面的6种空间形状特征值提取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基于图形要素的地理因子提取主要方法和技术,给出了基于DEM提取的5种宏观地形因子、8种微观地形因子和5种相关因子的计算方法;研究了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提取社会经济地理因子的基本方法,并给出了相关计算模型;给出了利用基于先验知识的多维数据挖掘规则提取的算法;完成一些空间信息提取与规则提取实验。 (5) 提出了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综合数据模型,研究了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数据管理方法和基于.NET架构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的整体结构;提出了“混合型”数据调度的方法,利用服务器与客户器集成,支持服务器方式、客户端和服务器与客户器协同三种方式数据调度;分析了基于代理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功能的划分,利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通讯协议建立浏览器与应用服务器消息请求与响应机制,给出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软件的不同开发方法;给出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协议,提出了内网数据交换和专网(外网)远程数据交换的基本方法;完成了上述相关方法和技术在“十五”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示范工程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