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围封禁牧的政策背景下,以内蒙古包头希拉穆仁草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利用为主题,以多年对该地区调研获得的数据和典型牧户走访调查结果为依据,运用Miami模型和Lielig定律,研究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资源恢复与经济效益产出,对比计算围封草地和重牧区(未加保护的重度放牧区)草地的经济潜力,量化草地生产潜力和载畜量,进一步阐述希拉穆仁草地资源在围封保护下产生的经济潜力及效益,同时还探索了荒漠化草原人工草地发展的可行性。通过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资源恢复情况对比分析表明,短期内围封禁牧政策是有效的;围封草地实际产量远高于重牧区,可创造的经济价值远高于重牧区,理论上可多创造近千万的直接经济价值;人工草地的经济价值是围封草地的2-3倍,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随着围封禁牧政策的实施,旅游业逐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本文在全面分析围封禁牧下草地资源保护和经济利用问题后,提出如何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拉动牧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希望通过研究引导更多的牧区居民自发保护当地草地资源,实现增加经济效益与保护当地环境相统一,为更好的推动“三牧”工作、促进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