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渐明显,近年来我国气象灾害发生日趋频繁,因此,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就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气象相关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本文结合2008年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数据库的调查数据,利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模型从我国省际层面、区域层面和都市圈层面实证评价中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主要有:(1)从我国省际、区域以及都市圈层面看,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各省级行政单位、各区域以及各都市圈超效率值存在较大差异,且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提升空间大;(2)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区域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区域、西部区域和中部区域,都市圈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京津冀、长三角、东北地区和珠三角;(3)超效率DEA敏感性分析可以提炼出对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值最为敏感的变量,从而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4)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信息关注度和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程度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有着正向、直接的影响,而气象灾害信息准确度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有着负向、直接的影响;(5)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程度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信息关注度;(6)由于“半途效应”的存在,气象灾害信息准确度越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反而越低。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创新之处:(1)构建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2)建立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价的一般化模型,并分别从我国省际层面、区域层面和都市圈层面给出了中国气象防灾减灾的实证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