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两大社会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的发展会引起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带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差异的扩大。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也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和经济全球化全面推进的特殊历史时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差异的扩大成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不可避免的趋势。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区域经济异军突起,一些城镇密集区逐步发展演化成为城市群,并在全国及相关区域城市化的推进中和区域经济的组织中显示其“增长极”和“增长中心”的作用;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并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但区域差别、城乡差别持续扩大的形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随着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启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已实现了包括“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的地域全覆盖。然而,由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才刚刚起步,政府间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去解决。本文结合府际管理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深入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况及其建设过程中在政府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政府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原城市群要快速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与实施、政府间协调与合作以及公共服务与物品的提供等方面的作用。为此,本文从政府革新观念、适时适度调整行政区划、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完善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实施中原城市群的各项发展规划以及建立规范的政绩考核制度等几方面,提出能够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