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RACE数据研究中国区域干旱及地下水变化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部分区域地理位置复杂、气候多变、干旱频发;同时我国农业用水灌溉效率较低,很多地方地下水开采严重,地下水超采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时变重力场模型并辅助其他相关数据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地区、华北平原的干旱和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对指导我国的抗旱救灾工作、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用CSR(Center for Space Research)发布的2003.12012.12的时变重力模型数据,半径为400km的高斯滤波和P5 M 20改进的去相关滤波,反演三个区域陆地水储量的月平均值,结合降水数据分析得到: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地区降水与陆地水储量变化时空一致性较好,华北平原陆地水储量变化相对于降水可能存在滞后期。用单一的尺度因子恢复法获取三个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时间序列,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华北平原陆地水储量最低值在2011年5月,西南地区最低值在2010年3月,初步判定三个区域在对应时段有干旱发生。结合欧洲干旱研究中心发布的干旱指数数据验证了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数据干旱探测结果准确。通过降水数据与气温数据对三个区域干旱产生的气候因素进行分析得到:2011年5月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华北平原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量偏少,2010年3月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为降水量偏少和气温偏高、蒸发量偏大。长江中下游平原与西南地区地下水储量呈上升趋势,速率分别为:5.2?0.85mm/a、3.6?0.66 mm/a;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呈下降趋势,速率为:-5.5?0.96mm/a。长江中下游平原与西南地区地下水夏季高、冬季低;这与两地的农业耕作模式相符,夏季降水量增加地下水得到补充,冬季冬小麦依靠地下水进行灌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以长江为界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主要原因可能为:冬季,长江以北地区冬小麦存在明显越冬期,长江以南地区冬小麦不存在越冬期;夏季,长江以南区域主作物为双季稻而长江以北区域主作物为单季稻,两种作物在生育周期内需水量不同。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冬季高、春末夏初低,这与华北平原冬小麦存在明显越冬期,冬季农作物所需灌溉用水较少;春末夏初处于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期,降水不能满足农业用水,地下水开采力度加大的农业耕作模式相符合。三个区域夏季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水量、冬季主要是人为因素。三个区域在干旱时段地下水储量明显低于相邻年份历史同期值,这可能与干旱期人类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增强开采量增大有关。
其他文献
电力设备检修工作是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条件。随着营口供电公司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营口供电公司急需建设一套调控运行系统,对在运行的电力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根据电力设备的状态变化趋势提出相应设备的维修计划,实现高质量稳定供电。本文从营口供电公司实际应用需求出发,设计与实现了一套调控运行系统,从而确保公司的调控运行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能有效的帮助进行电力设备状态的检测。论文完成了主要模块的功能结构设计
电能质量管理是指对电网传输电能的质量信息进行监测、分析以及相应的电能质量异常事件的治理,其对保障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和用电服务可靠优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电网交直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试图通过全自动的智能机器人来替代人类劳作,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在各个工厂上的搬运机器人以及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更是处于研究中的前沿。而要解决智能机器人在工厂、家庭等基本环境固定不变的同时存在小部分未知环境发生不可预知的半结构化室内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则是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重点问题。对于移动机器人在路径规划方面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国外,而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产生了异构、多冗余、多来源的海量数据信息,无论是结构性或非结构性的数据总量都在飞速增长,在业务流中,发生的每个事件都蕴含
基于可见光的定位最近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大多数现有的基于可见光的定位方法都需要特殊定制的光源或者是接收设备,抑或是对使用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例如,需要水平
相比较一般采高而言,超大采高综采回采具有多项优势,如效率高、成本低等,但同时超大采高还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为保障煤矿生产稳健运作以及职工身心健康,必须实现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认识和有效控制,以指导生产。本文以大海则煤矿2号煤层6.9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分析,力求探索大海则煤矿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控制技术。文章主要分析大海则煤矿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其中,甲苯、二甲苯气体具有强致癌性,因此对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低浓度检测已引起科学界关注并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重要意义。低响应,低选择性和高工作温度是甲苯、二甲苯气体传感器实用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研究具有优良选择性、高响应、低能耗、低成本的气敏材料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微波辅助合成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 Ag-LaFe03纳米颗粒(AL
反硝化作用是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化物和氮气的过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该过程包含硝酸盐还原、亚硝酸盐还原、一氧化氮还原和氧化亚氮还原4个步骤,分别由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一氧化氮还原酶和氧化亚氮还原酶4种金属酶催化完成,其中亚硝酸盐向一氧化氮的转化是速率控制步骤,因此检测亚硝酸盐还原酶编码基因nirS可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深入分析微生物种群特性和氮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放电技术。由于其能在大气压下产生,不需要真空腔、电子温度高,气体温度低,活性离子含量高,可控性好等优点而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具有高分辨率的优良特性,这是以硬件系统复杂度高、信号处理繁琐为代价的。为了解决常规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硬件复杂度高、信号处理繁琐的问题,各方在降低硬件复杂的角度均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从常规综合孔径成像数字域算法出发,将延时相关算法与常规综合孔径相结合,以期可以在常规综合孔径的硬件基础上,降低其信号处理的繁琐度。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常规综合孔径原理为基础,从实际数据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