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氧合酶-1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机制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ling1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类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溶栓和PCI等血运重建治疗极大地改善了这些病人的预后,但是,这些方法也引起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了临床疗效。因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肌保护因子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血红素氧合酶(HO)是血红素降解的限速酶,可将血红素分解为等摩尔的胆绿素、游离铁和一氧化碳(CO)。HO分为3种类型,HO-1、HO-2和HO-3。HO-1为诱导型,HO-2和HO-3为结构型。HO-1可被多种刺激因素如:缺血再灌注、血红素、热休克和低氧等诱导表达升高。近年研究发现,HO-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在心肌细胞水平上进一步阐明HO-1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机制目前研究尚较少。本研究利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通过缺氧复氧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评价HO-1mRNA和蛋白在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检测NF-κ B活性和细胞凋亡率,探讨HO-1发挥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 方法 通过建立缺氧复氧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采用反复短暂缺氧复氧模拟缺血预适应。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C)、缺氧复氧组(AR)、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组(缺氧复氧前用Hemin预处理)、锌原卟啉(ZnPP)组(缺氧复氧前用Hemin+ZnPP预处理)、去铁胺(DFO)组(缺氧复氧前用Hemin+DFO预处理)、预适应组(IPC)和IPC+ZnPP组(预适应前用ZnPP预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评价心肌细胞损伤程度、RT-PCR法检测HO-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O-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NF-κ B活性和细胞凋亡率。 结果 1 在缺氧复氧模型中,缺氧复氧组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Hemin预处理组HO-1表达比缺氧复氧组进一步升高(P<0.01),ZnPP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EMBASE数据库、W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从我科2004年2月至2006年1月所有行冠脉造影的病人中选取270例江西籍汉族住院病人,所选病人均否
第一部分EB病毒抗体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EBV-IgA,EBNA-IgG,EBVCA-IgG,EBVCA-IgM,EA-IgG五项抗体在鼻咽癌(NPC)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