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铜坑矿区蔬菜、土壤、人发的汞污染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们对汞的毒性的深入认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型矿山汞污染问题日益呈现出来。一方面,矿区内的大量矿渣、废水以及废气,会依然持续不断地向周围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汞元素;另一方面,不同价态的无机汞在进入环境后,自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活动或光化学作用,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食物链,构成对人类的危害。因此,矿山环境中的汞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铜坑矿区环境中的汞污染状况,论文就矿区内蔬菜、土壤、人发中的汞进行了含量研究,并提出了铜坑矿区汞污染传播及居民受汞污染途径示意图,指出了矿区汞污染传播途径以及可能造成居民受汞污染的十种途径,最后针对矿区汞污染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治理方案。通过论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矿区菜地中的小白菜受汞污染非常严重,超标率已达100%,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当地居民因食用而导致汞中毒。 2.矿区菜地中的土壤属于轻度汞污染,相信通过本论文提出的方法治理之后,其污染程度可以有所改善。 3.矿区居民发汞污染总体来说尚属于轻度污染,虽然有86.5%的发样汞含量超过中国居民的发汞正常值上限(1.5mg/kg),但是所有发样均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汞剂量(50mg/kg)[73],所以可以说矿区居民发汞含量还未达到对身体有损害作用的程度,不过由于大部分发样的汞含量已经超过了中国居民的发汞正常值上限,所以可知矿区居民已具有受汞污染的风险,应该引起注意。 4.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针对土壤汞污染的治理方法,但是就目前来看,植物修复法具有众多修复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将来会更加广泛地被应用于土壤汞污染的治理。 本论文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在样品采集方案优化、汞的相态研究、蔬菜种类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工作设想。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开幕式作的政治报告,在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在报告中有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本刊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改革开放  十七大报告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
川西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一直是热点之一。几十年来,许许多多的知名地质学者对川西盆地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给出了不少重要的见解。这一切都有效的指导了在川西盆地的油气勘探
学位
国内药事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对该领域人才需求突出;中医药行业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储备尤为重要。从药事管理学科背景出发,结合中医药行业特点,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提出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