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河南段水沙输移对PAHs迁移的影响机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检测了2014年黄河河南段三个时期、每期25个采样点的水体(水相和悬浮颗粒相)以及表层沉积物共225个样品中16种PAHs的污染水平,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讨论。黄河河南段水体(水相+悬浮颗粒相)PAHs浓度为33.6 ng L-1~383 ng L-1,表层沉积物中Σ16PAHs平均浓度为275 ng g-1 dw(5.84~4670 ng g-1 dw)。与2005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煤炭消耗比例由87.2%下降到77.7%,清洁能源天然气和水电消耗比例分别由2.20%和1.9%增长到4.50%和5.30%,且发电及供热的能源转化效率由34.2%增长到43.5%,此外黄河流域河南段水质达到III类以上的河段长度所占比例由43.2%上升到59.9%,劣V类水由56.8%降低到29.8%,导致本次研究中PAHs浓度较2005年有了明显的下降。与国内外其它流域相比,黄河河南段表层沉积物PAHs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黄河河南段支流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浓度明显高于干流水体,在伊洛河、沁河(黄河河南段两大支流)汇入黄河后,黄河水体中PAHs浓度明显升高,说明了支流是黄河河南段干流重要的污染源。对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高环PAHs所占比例高于低环PAHs,在低环PAHs中,萘的浓度水平变化不大,但是其占7种低环PAHs的比例变化较大,在污染程度较低的样品中所占比例高,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样品中所占比例低,而9种高环PAHs中,每种PAHs所占比例比较平均,且在各样点中无明显变化。黄河水体中悬浮泥沙浓度沿河流流向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水体中PAHs的浓度变化趋势与水体中泥沙浓度一致,说明黄河水体中PAHs浓度受到水体中悬浮泥沙量的影响。黄河河南段下游河段,水体中泥沙是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将原本沉积下来的河床沉积物挟带进入黄河,成为水中悬浮的颗粒物。萘、二氢苊、芴、菲、蒽、荧蒽和芘7种r-PAHs在大多数样点中lgKOC值大于其lgKeq,表现为释放;而其它8种s-PAHs相反,表现为吸附,与PAHs的再悬浮过程一致,且r-PAHs在样品中的含量远大于s-PAHs,证明了黄河河南段水体中的泥沙是刚刚进入水体的。在建立黄河河南段水——沙质量守恒模型中发现黄河中游河段(M1~M8),水体中泥沙表现为沉积,沉积量为42.2 Mt y-1,属于黄河下游河段(M9~M16)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38.4 Mt y-1,引水、沙工程共将5.51 Bm3y-1水和7.88 Mt y-1沙引出黄河河道。将本次研究测得黄河水体PAHs的浓度带入水——沙质量守恒模型,黄河河南段PAHs总进入量为6915 kg y-1,分别为干流流入(入省)3588 kg y-1,支流汇入368 kg y-1,冲刷2959 kg y-1;总去除量为6160 kg y-1,分别为干流流出(出省)3668 kgy-1,引水、沙961 kg y-1,沉积1532 kg y-1,水——气交换、降解等为754 kg y-1,其中沉积、冲刷过程PAHs的输移量与黄河入、出河南省的PAHs量相当。概率密度曲线重叠面积法和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安全阈值法均表明,芘的生态风险较高,在两条总概率都为1的概率密度曲线中围成的重叠面积为0.15,10%的水生生物受到威胁的概率为16.6%,安全阈值为0.19(小于1)。其他7种PAHs的生态风险较小,且根据安全阈值的界定可判断为无生态风险。但是8种PAHs的联合生态风险较高,重叠面积为0.41,根据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准确计算出10%的水生生物受威胁的概率为50.8%,有一定生态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水务处理系统发展迅猛,但是我国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重水轻泥”的现象,导致污泥破坏社会的居住环境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
<正>新华社东京电,日本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利用实验鼠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 S细胞)再生出完整的皮肤系统。这可能将有助于开发出治疗烧伤、严重皮肤病、重度脱发等的新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以及氮肥施用导致大气中含氮物质的激增,排放到大气中的活性氮成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了重要的
以十进位小数表示为出发点,借助连续归纳法把实数连续性常用的7个等价命题扩充到16个等价命题,其中包括有界闭集上连续函数的三大性质,这充分显示了实数连续性在整个数学分析
传统工艺在处理低碳源的污水时,经常会出现出水氮、磷含量超标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碳源不足,反硝化细菌难以获得足够能量进行反硝化,而聚磷菌难以获得足够能量进行好氧吸磷,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CFS的病理机制与炎性-氧化-硝化通路的激活、免疫异常、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相关,且西医目
讨论了三类带小参数的代数方程解的渐近展开式,其解分别用小的正参数的整数幂、分数幂以及负幂函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