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是藏传佛教建筑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藏传佛教寺院,并且在漫长的多文化吸收与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本文研究对象——希拉木仁庙,做为草原上的一处圣地,历经六世活佛,曾以宏大规模而闻名,是当时蒙族地区著名的“四大学问寺”之一,并以规模宏大、纯藏式的自由式布局的建筑群体与藏式石木结构等特点在内蒙古藏传佛建筑拥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极珍贵的历史价值,希拉木仁庙的建筑研究是对研究内蒙古藏传佛教空间演变的重要补充。佛教建筑是一定程度上表达佛教教义与文化的具像存在,是辅助佛教徒修行、弘扬和传播佛教文化的场所空间。佛教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其中强烈的精神述求更使它有别于世俗建筑且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建筑内涵。藏传佛教是佛教中重要的流派,而藏传佛教建筑也在佛教建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精神追求超越了建筑空间的实际功能主旨,佛教的宇庙观,基本教义、修行方法等皆蕴涵于寺庙建筑选址布局、空间氛围营造之中。本文在对希拉木仁庙的实地调研、测绘和长期的文献挖掘的基础上,从希拉木仁庙建筑的建置沿革、建筑群空间的塑造、单体建筑空间形态分析、细部装饰及色彩设计手法等方面对希拉木仁庙建筑进行研究,力求使希拉木仁庙这一清朝时期建筑精品的价值得到更加深入的体现,让人们通过对它的再认识来理解其深沉的建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