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卫身·强国——晚清天津医疗慈善事业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救助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有关医疗慈善事业中的医疗问题,目前史学界还鲜有涉及,本文将立足天津,对晚清的医疗慈善事业做一探讨,以期对此有所弥补。从时间上,选择19世纪中期以后的晚清,是因为此时西方医学文明大举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医疗方式、医疗资源形成鲜明对立,尤其是以西医为内容的传教会医院与中国传统医疗慈善机构形成对比。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国传统医疗慈善机构的功能演变与发展就具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可以将其看作中国历史变迁洪流中的一个分支。从空间上,选择天津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以一个城市为据点可以从资料上进行深入挖掘,而且天津在晚清中国具有显著的位置,是南北文化、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也是社会精英云集,思想文化走在时代前沿的城市之一。   本文选择天津本土医疗慈善机构育黎堂、南方社会精英在天津所建综合性慈善机构广仁堂、在传教士影响下李鸿章所建西医医疗慈善机构三个个案,试图从医疗疾病史、慈善事业史、区域社会史三个路径进行研究。从医疗史来看,晚清中西医文化碰撞交汇之时,中国社会精英显示了积极与开放的心态,将西医技术与制度引入医疗慈善机构,以期发挥西医之长。就慈善事业史而言,晚清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慈善机构担当的已不再是单纯慈善功能,还肩负了整合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精英强国之梦的功能,医疗慈善机构成为社会精英进行政治诉求的载体。而立足区域社会史,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一个地区的医疗慈善事业是与当地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源的活跃和丰富程度密切相关的,随着晚清天津社会力量的发展、社会资源的丰富,医疗慈善事业也呈现出积极发展之势。在这过程中政府与社会表现出紧密合作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较为明显看到,晚清天津的医疗慈善机构,就其举办理念而言,基本都经历了从慈善——卫身——强国的演变脉络。  
其他文献
目前学者们对清代平定地区商业与商人的研究关注不够。本文将民间碑刻资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以大阳泉村为切入点研究清代平定的商人与商业。由于大阳泉商人商业是平定商人商
曾被不完全贴切地比喻为民族“活化石”的羌族,在华夏民族之林中独具特色,古老而神秘的羌族,其宗教属于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形态。自他诞生之日起,其独特的原始多神崇拜的宗教观一
本论文以西北简牍中的诏书及相关简为主要依据,以其中一些简牍的图版为参考,结合传世文献典籍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两汉的诏书形制及运行制度及一些诏书简中的争论问题试
湘鄂西苏区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创建的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在创建和发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我党也创建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制度文化。考察湘鄂西红色制度文化的内涵,至少应涵
东汉王符在他的政论著作《潜夫论》中,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作了真实的反映。《潜夫论》是映照东汉社会的一面镜子,体现了一介布衣的博见卓识。王符以儒家
摘要:对于非自动化专业,如电气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等学生,“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必修或选修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和自动化专业学生相比,在前期的数学基础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给非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为了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效果,在对2010-2011学年非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