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烟草引起的烟草青枯病是烟草主要病害之一,生产上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自烟草青枯病病圃中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噬菌体,通过病毒形态学,常规生物学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确定了该噬菌体的分类地位。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该噬菌体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利用土壤细菌宏基因组学,测定了该噬菌体对土壤细菌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分离并纯化出一株裂解性R.solanacearum噬菌体,命名为∈RS-1,噬菌斑为圆形,清晰透明,边缘光滑,直径1 mm~2 mm,噬菌体形态为蝌蚪状,头部为二十面体的立体对称,直径大约为94 nm,并有一带伸缩尾鞘的长尾大约为27 nm×100 nm;噬菌体浓缩液经SDS-PAGE分析至少可以观察到25条蛋白条带,说明其蛋白外壳至少含有25个结构蛋白。2.分子生物学测序结果显示,噬菌体∈RS-1与Ralstonia phage RS603(AB937974.1)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初步分析它们都是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P2噬菌体属(P2-like viruses)的Ralstonia phage。3.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显示:噬菌体∈RS-1对R.solanacearum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其吸附和感染R.solanacearum时的潜伏期约为30 min,爆发期约为80 min,裂解量约为156;噬菌体∈RS-1原液在4℃长期保存时活性保持的最好;其裂解活性在28℃时最高,在28℃~50℃之间均较强,但在温度超过60℃后活性基本丧失;其对酸碱的耐受力较强,在pH值为3~8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裂解活性,当pH值超过9后活性开始降低;其对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经紫外线照射0 min~9 min后裂解活性依然较强,12 min后活性开始下降,21 min后活性基本丧失;其对氯仿不敏感,5%浓度的氯仿对其活性基本没有影响。4.利用盆栽试验,对噬菌体∈RS-1防治烟草青枯病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提前利用噬菌体∈RS-1对烟株进行灌根和浸根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生都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尤其是进行预前灌根时,可有效抑制烟草青枯病发生,相对防效达到94.87%。5.利用土壤细菌宏基因组学方法,对添加和未添加噬菌体∈RS-1的土壤中的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未添加噬菌体∈RS-1的土壤细菌种群多样性相比,人为添加噬菌体∈RS-1对土壤中青枯菌种群数量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了土壤中R.solanacearum的种群数量,而对土壤中其他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没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证明噬菌体∈RS-1在防治烟草青枯病时,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调控作用有限,没有显著降低土壤中细菌的种群多样性,说明噬菌体∈RS-1对R.solanacearum的裂解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的特点,对土壤微生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