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曲线法(SCS-CN)的改进及其在黄土高原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w98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径流曲线法计算过程简单,所需的资料易于获取,尤其适用于资料缺乏的地区。本文针对黄土高原的降雨径流、土壤、气候特点,对径流曲线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个简化、适应黄土区坡面和流域的降水产流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土流失预报和治理提供重要帮助。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黄土高原地区实测降水产流资料对标准SCS-CN模型进行了检验,发现标准CN方法对该区降水产流的预报效率偏低(E=0.294);经对参数初损率λ重新优化,模型预报精度虽有所提高,但预报效率仍只有0.541。说明仅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并不能显著提高CN方法的预报精度,需要在模型中考虑其他降水因子对降水产流的影响。(2)考虑雨强对降水产流的影响,在标准SCS-CN模型中引入雨强修正函数,改进后的SCS-CN模型预测的径流与实测值的比较,决定系数R2和模型效率E比标准的SCS-CN模型分别提高了70%、131%,模型效率E=0.812,决定系数R2=0.822。说明引入降雨强度修正函数能显著提高SCS-CN模型预测精度,可应用于黄土高原地区坡面和流域降水产流预测。(3)基于改进的SCS-CN模型,提出了一个简化的、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形和气候特点的坡面和流域降水产流模型,模型仅有两个参数。经与实际观测资料比较,模型的拟合效率(E)为0.837,显著高于标准SCS-CN模型和改进后的模型,说明本文提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黄土高原地区坡面和流域尺度的地表径流。
其他文献
对国电南自以太网103协议及其在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进行了介绍。为了提高水电厂自动化系统与多台保护等智能装置之间通信的快速性,平衡传输是最佳的选择。在以太网的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