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位化学镀技术制备PI/Ag复合薄膜

来源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酰亚胺(PI)是一种高性能树脂,具有优良的热性能、机械性能、电学性能等特性。其通常以薄膜形态与导电优异的金属银制备成柔软、轻质的复合薄膜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但是,将二者复合的掺杂、沉降、自金属、离子交换等传统方法不能满足精细尺寸和精细结构,且层间强度不高,尺寸厚度不可控。而且,将聚合物引入到金属表面的方法也仅有在金属箔表面进行涂覆,因此,要做到多层导电绝缘交替的亚微米化结构就必须使用新的方法。本文结合表面自金属化法和原位化学镀技术,发展了金属表面的原位聚合物化学镀层方法,分别制备了表面金属化的聚酰亚胺银(PI/Ag)复合薄膜和表面聚合物化的银聚酰亚胺(PI/Ag/PI)复合薄膜,对复合薄膜的表面性能、热性能进行了相关表征,系统的考察了两种制备方法过程中的温度、pH值等因素并探讨了相关机理。在表面自金属化法中,以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PMDA/ODA)的薄膜结构为基体,以硝酸银为银盐制备出了表面金属化的聚酰亚胺银(PI/Ag)复合薄膜。薄膜表面电阻随着热处理过程的进行逐渐降低,平均仅为1?sq-1左右,最低达到了0.45?sq-1,而薄膜反射性随热处理过程呈上升趋势。热失重(TGA)和动态热机械(DMA)分析表明复合薄膜基本保持了基体聚酰亚胺薄膜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薄膜电阻测试阐明了复合薄膜表面形貌与表面性能之间的关系,跟踪了银粒子受热聚集和银层形成的过程并讨论了机理。在传统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为了将聚合物引入到金属表面,从分子结构设计理念发展了一种金属表面的原位聚合物化学镀技术,同样以PMDA/ODA的薄膜结构为基体,以硝酸银为银盐通过先将PI基体表层在碱液中水解成聚酰胺酸(PAA)。其次,使用Ag盐进行充分的离子自交换,使得被开环的薄膜表面PAA形成Paas-Ag络合盐。最后制备了含有聚酰胺酸盐(Paas)的Paas-EG的复合还原液。在加热还原的过程中将Paas原位生长在新形成的Ag镀层表面,原位一步化学方法制备金属和聚合物双镀层,从而形成PI/Ag/Paas的复合薄膜,亚胺后获得高性能化的PI/Ag/PI薄膜。通过电阻测试发现PI/Ag/PI复合薄膜表面亚微米PI层的绝缘电阻为0.36M?/500 V,获得较好的绝缘性。同时对使用原位化学镀技术自封装的PI/Ag/Paas与表面自金属化制备的PI/Ag薄膜均刮涂25μm厚的PAA一起进行亚胺化后的T型剥离测试,结果表明存在Paas界面的薄膜其层间强度是PI/Ag薄膜的8倍(0.8N/cm:0.1 N/cm)。并且通过溶剂对Paas逐渐减薄,利用显微红外衰减全反射模式(ATR)进行探究,红外谱图中峰的强弱变化探究了Paas与剥离强度的关系,其存在的电负性较强的酰亚胺环与金属银之间的电荷作用提高了界面作用强度。通过SEM研究了银粒子在PI基体上的迁移距离,化学镀银的最小可控制范围在20-50μm。与此同时,在表面使用原位化学镀技术自封装一层Paas可实现微米可控的导电绝缘可控技术。鉴于PI/Ag复合薄膜在航空航天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聚酰亚胺薄膜不耐原子氧侵蚀的问题,本实验以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硅二胺(s-BPDA/PDMS)基聚酰亚胺合成两种不同浓度的含硅聚酰胺酸盐(Si-Paas),在基于原位化学镀技术制备出的PI/Ag/Paas复合薄膜表层Paas(Paas-EG)上旋涂了一层Si-Paas,亚胺化后制得两种Si含量的PI/Ag/PI/Si-PI复合薄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及能谱(EDS)建立了薄膜表面形貌、表面组成和表面性能的关系。抗原子氧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Si-Paas抵抗原子氧的能力差异明显。较高浓度的PI/Ag/PI/Si-PI复合薄膜进行长达42 h抗原子氧辐照发现,其表面质量损失仅为240μg/cm2,是同等辐照下PI/Ag/Paas薄膜质量损失的1/18。同时,对亚胺前后的PI/Ag和PI/Ag/Paas复合薄膜也进行了抗原子氧测试,发现亚胺化程度对原子氧能力也有影响。通过TGA、DMA对复合薄膜进行考察,发现其基本保持了基体薄膜优异的热稳定性及机械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城市绿化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绿地绿量及生态效益方面的研究。因此,如何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实现低碳园
乳酸乳球菌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益生菌,其分泌产物是对人体无害的防腐剂Nisin,但是乳酸菌无论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在发酵液中,随着其生长乳酸乳球菌将面临各种环境胁迫,尤其是菌
材料的力学特性与内部演化,在宏观尺度已经具有了较为完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然而在纳米尺度上,其研究仍处于认识和发展阶段。Ⅲ族氮化物纳米材料作为主要的第三代半导体
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是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而数据协调又是QKD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被用来去除和纠正由信道的热噪声和窃听者
烟草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也是一味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烟草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其中许多都是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总结了烟
我国化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堂教学。化学教师是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教师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梳理了当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重庆市某重点中学的5位高一化学教师,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个案追踪研究。论文采用课堂观察、课堂教学实录分析、教
随着核能事业的不断发展,美国能源部和国际核能专家提出了第四代核能系统的理念。第四代核能系统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特点:安全性更可靠、经济性更好、核废物量更少和高效防止核
一般水泥基材料都属于无机类非均质的脆性材质,抗压性能较好,但抗折、抗渗等方面的缺陷限制了实际方面的应用。聚合物本身的柔性、粘结性等性质刚好弥补了水泥基材料的不足,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也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公约》)首
被动进气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清洁高效、能量密度高、结构紧凑、便于携带等优点,被认为是传统便携式电源的理想替代电源之一。但是,由于被动进气式甲醇燃料电池存在透醇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