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 ive neuromonitoring IONM),探讨甲状腺术中实时神经监测肌电信号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甲状腺外科自2009年11月到2012年1月对300例甲状腺开放手术行术中喉返神经实时监测,术中一根针状回路电极斜行刺入同侧切口外缘直径约2cm范围皮肤,两根针状记录电极斜行刺入环甲肌(环杓侧肌),术者手持同心圆刺激电极垂直刺激喉返神经区域,如果神经功能一常则监测仪发出“嘟嘟嘟”提示音,同时监测仪显示器显示肌电图(Electromyogram EMG)波形,并记录波形振幅值、潜伏期值及周期值。系统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85例(386条)清晰显示肌电图波形;15例(18条)未引出肌电图波形,其中10例(13条)因机器故障和麻醉因素造成,5例(5条)因环甲肌受肿瘤浸润或粘连较重,无法插入记录电极造成。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暂时性神经损伤2。例,术后3-6个月内恢复。2.V1平均值432μ V,95%可信区间482~574μ V,R1平均值568μ V,95%可信区间521-615μ V,V2平均值369μV,95%可信区间440-531μ V,R2平均值505μ V,95%可信区间489-582μ V。3.左右侧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肌电图波形参考值差异明显;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比较,振幅明显增高,但潜伏期与周期变化不明显。4.发现非返性喉返神经2例。结论:1.甲状腺手术中应用IONM,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神经结构的损伤,还可以辨别那些靠局部解剖、X光照像等不容易识别的特定的神经结构和界线,从而有效地协助手术医师即时、全面地了解手术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及时修正手术步骤,降低或防止永久性神经损伤。2.通过定量分析术中神绎监测肌电图波形的参数值,发现右侧迷走神经的振幅显著大于左侧迷走神经,潜伏期显著小于左侧,周期差异不明显。左侧喉返神经的振幅值大于右侧喉返神绎,两侧喉返神经的潜伏期及周期基本一致。3.迷走神经肌电信号的振幅和潜伏期在性别比较中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迷走神经的周期在女性患者中明显延长。喉返神经肌电信号的振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患者要大于男性患者。男女患者喉返神经的潜伏期和周期无明显差异。4.术中应用IONM监测识别、证实并精确保护喉不返神经2例。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喉不返神经患者刺激迷走神经时的潜伏期明显缩短。5.尽管手术中神经监测技术还不是非常完善,在某些个别情况下,受各种因素(麻醉、电干扰、机器故障等)的影响,还不能做到100%准确地预报神经功能状态,也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报告。但是,随着监测人员监测水平的提高,监测仪器的改进,监测技术方法的改进,术中监测也会随之进一步发展完善。因此,在甲状腺术中使用IONM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