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持水力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feng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源于大豆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不高,其生理功能在应用中未能充分发挥。加强膳食纤维的基础研究20年来,我国膳食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膳食纤维的制备方面,-些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如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改性纤维在保留膳食纤维的全部性质和生理作用的基础上,功能增加了,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在食品、医药等行业有着更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分别探讨了不同改性方法对IDF持水力等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改性效果,并优化实验选出各种方法的最佳改性实验条件。 ⑴采用酶解法对来源于大豆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DF)进行生物改性处理,探讨了改性过程中溶液pH值,酶的用量,处理温度以及时间对改性纤维的影响。特别比较了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四种酶的改性效果,确定其中木聚糖酶对提高IDF持水力的效果最明显。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木聚糖酶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5.0,酶用量0.1mL,于60℃水浴中酶解60min。在此条件下经过改性的IDF持水力可达13.95g/g,膨胀力为18.45mL/g,吸油力为7.15g/g,分别比原料提高了49.36%,28.66%和60.67%。 ⑵采用羧甲基化法和接枝法对IDF进行化学改性研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设计选出最优的实验工艺条件,羧甲基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持水力,膨胀力,吸油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对比未改性产品分别提高了101.71%,147.00%,14.61%和19.35%;而接枝产品的持水力与吸油力分别比未改性的IDF提高了86.30%和150.56%,而膨胀力则下降了18.22%。同时也采用了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等不同的表征方法对改性产品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表征说明。 ⑶通过化学试剂碱性过氧化氢改性法对IDF进行改性探讨研究,通过改性优化实验得出改性产品的持水力为13.66 g/g,膨胀力为31.47mL/g,吸油力为8.63g/g,分别比原料提高了46.25%,119.46%和93.93%。
其他文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备课就是“预”,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英语教师尤其需要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以前大多是孤军奋战,教师自己备课,而现在很多学校都推行集体备课,由同年级的教师一起研讨教学方法和过程,效果十分不错。本文具体分析初中英语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  一、集体备课的优势  1. 减轻教师负担,实现备课的高效性  举例来说,对于某节课的备课,如果个体备课,单
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论文首次将具有纳米管状结构的天然无机材料——埃洛石纳米管(Halloysite nanot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然而,目前广大农村语文教学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以记忆为主要目标的操练教学方式,与培养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要求相差甚远。基于实践思考,我认为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语文交际实用的特点。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总体说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一言堂、老师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