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中南工业大学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he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牌号为NKA大孔吸附树脂和活性岩吸附法去除苯酚的静、动态过程进行了系统 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KA大孔吸附树脂和活性岩,在pH值2ˉ6、温度20℃ˉ30℃下,对苯 酚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该实验的动态装置中,当流速为3ml/min时,两者均可使初始 浓度780ˉ790mg/l的含酚废水去除率达99%以上,处理后废水浓度小于0.5mg/l.单位吸附 剂每次处理的废水量分别为87.5和94.3ml/g,工作吸附量分别约为69和73mg/l;采用1.5mol/l的氢氧化钠作脱附剂,在温度60℃,流速0.6ml/min时,可使吸附饱和的NKA大孔树脂和活性岩得到理想的脱附效果,脱附率分别在96%及94%以上,脱附剂用量相应为4.5和5.7ml/g.吸附-脱附连续性实验结果表明:NKA大孔树脂脱附性能比活性炭更稳定,机械强度更好,可再生的能力更强,再生的次数更多,且多次再生后对其吸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其他文献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首要病毒性病原体,全球每年超过一亿儿童感染该病毒并导致近百万例的死亡。Vp4是轮状病毒主要的抗原基因之一,其产物外衣壳蛋白在感染宿主细胞时
目前校园交通出行方式正从单一的步行、自行车向校园巴士、公共自行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趋势发展.研究校园出行选择机理,对于合理规划设计相应交通设计具有一定意义.首先分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视度也不断提升,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正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种种教学问题,局限了学生的顺利发展,而将创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则能够为教学注入新的生机,能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本文首先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特征,然后对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