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体育类高校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不断深化,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高速发展,社会各领域的知识、信息都在迅速地更替着,但在进行校园规划设计时,却不自觉的忽视了很多多年积淀的、有内涵、有深度的特色、文化以及学校自身的功能特点,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分地域差异,不分专业类别,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特点可言的规划设计。但随着规划师和管理者对高校特色的认识不断加深,高校校园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立足于体育类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以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的实证为依托,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体育类高校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特色不够突出、不符合学校自身特点、与所在地自然、人文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并得出一定结论。本文认为进行规划设计工作时缺乏对该类高校的自身特点及校园文化的研究,生硬套用普通类高校的校园规划模式,是造成体育类高校规划设计问题的主要原因。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体育类高校校园,是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这要求在进行规划设计工作时,充分关注每个环节,把握与校园规划有关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仅关注与技术层面相关的问题。本文集中讨论现阶段我国体育类高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寻找具有针对性的体育类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策略,同时阐明体育类高校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进行校园的规划设计时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本文还就如何在进行体育类高校校园规划时合理布局校园功能、组织校园内部交通流线、传承校园文化、打造优美校园环境、创建绿色生态校园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在规划建设中,若要创建具有特色的高校校园,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塑造着眼,深入发掘校园人文要素,并使之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