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份的身份认证技术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研究的日益深入,出现了大量基于身份的密码学协议。目前已有大量使用于服务器和用户间的身份认证协议,但现实中有要求在用户和用户间进行认证的需求,如战场敌我识别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就是用户间的基于身份的认证技术。本文首先详细讨论了基于双线性映射的身份认证体制框架模型及其安全性。随后基于离散数学难题假设和计算Diffie-Hellman困难性假设,提出一种利用双线性映射构建的基于身份的身份认证协议PIBI,并证明了该协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利用PBC函数库,通过程序的具体实现分析了PIBI协议在安全的工作参数下的计算效率。然后,结合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应用的特殊性,把提出的身份认证协议扩展到多个可信中心的情形以适合于协作式敌我识别系统的应用环境,并根据扩展后这些可信中心工作参数的相同与否分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探讨了认证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如密钥管理和应用中的安全性等。由于所提出的身份认证协议在认证过程中并不需要直接传送用户持有的秘密信息,且每次认证交互中认证双方都引入了随机数因素实现动态认证,因而本协议的认证会话可采用非加密信道通信方式,节省了为维持加密信道而需要的系统开销。文中提出的部署对称密钥来辅助密钥撤销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密钥撤销困难的体制缺陷在应用中的不便。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规模和重要性的不断增长,在线商品评论的数量和影响日益剧增。在线商品评论通常是消费者做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决策时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确定这些产品或服务民意
Web服务在松散耦合的、与语言和平台无关的应用中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随着Web服务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问题的巨大挑战。安全问题不仅是制约Web服务发展的主要瓶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ID)是信息安全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已成为近年来网络安全技术的新热点。现有ID大多基于规则检测,存在检测速度慢,检测准确率不高,误报、漏报率
网格技术是现在国际前沿性的研究课题,随着网格技术的发展,网格开始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面向数据密集型应用而产生的数据网格。数据网格可以对异构的、分布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凭借着直观、准确、及时和丰富的信息内容而广泛的应用于许多场合。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模糊限制语是指一些“有意把事情弄的模模糊糊的词语”。由模糊限制语引导的模糊限制信息表达不确定的、含糊的或推测的观点。生物医学文献中含何许多模糊限制信息。在生物医
自动地抽取图像/视频的语义内容在图像/视频检索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和浏览中,可供利用的一个重要线索是视频中所包含的字符。因此,自动地检测和识别字符是抽
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系统两种智能方法,分别研究了非线性系统辨识问题,并将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在故障诊断
随着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资源的检索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建立有效的图像描述和检索机制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图像检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