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在民主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公民素质的高低,不但影响其一生的实际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全体公民素质的发展方向,也是影响推动中国走向公民国家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对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及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大学生的公民素质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比较真实的把握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初步提出培养及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途径。沿着从理念到现实,从影响因素到解决途径的思路,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公民素质内涵的厘定。本文通过理性审视公民概念,梳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及界定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内涵来展开研究。这些概念及内涵的厘定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的透视。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借鉴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等途径,比较客观及真实的了解了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本文根据问卷调查数据,个别访谈信息及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指出了影响大学生公民素质提高的因素有:我国公民社会尚没有完全建立、公民教育正在探索及公民生活实践不够等。
第三:培养大学生公民素质途径的探索。公民素质的内涵丰富,要求复杂,本文提出了以课程教育、校园环境和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