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广场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本文目的在于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思路来建立广场空间研究的框架体系。聚散性现象不仅存在于城市广场中,还涵盖了城市、城市的内外空间、街道、建筑领域,而且对它们的相关研究已经渗透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中。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或者层面过高,或者深入细微,唯独缺乏在城市广场这个层面或者领域的聚散性现象研究。因此,本文指在城市广场空间的聚散性现象研究上获得一些新知。本文首先对城市广场的聚散性现象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提出广场空间结构组成,空间聚散核心,功能结构空间、物质环境要素等。并在尺度标准上,划分了广场的空间层次,确定以广场内部空间的聚散性现象为研究重点。分析广场空间聚散的缘由,引出空间结构架与聚散核心,指出广场各个空间体系、物质构成要素均围绕二者发生聚散关系,而且是呈三维状态的聚散关系。广场空间的聚散是在一定的图形背景下,受力能作用,推动广场空间发展。广场空间的聚散存在着静态特征与动态特征,说明广场空间的聚散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本文的重点是提出了广场空间聚散有机统一时,广场空间进入发展的最佳平衡态。深入研究广场平衡态,通过总结理想城市模式与芦原义信的“N”空间、“P”空间,创建了理想条件下的聚散有机统一平衡时的广场结构模式。并将这种思维模式,贯彻到广场的设计与管理调控之中。最后列举实例,在聚散的角度上,展望城市广场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