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中国与韩国明确建立了外交关系,推动了两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当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以及投资额度最高的国家,韩国也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资料显示,中韩双边贸易额已由1992年的50.3亿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2904.4亿美元,增长了近57倍。2012年5月,中韩自贸区谈判正式启动,到2015年2月25日,中韩两国已经完成了自贸协定草本的签订工作,并且对里面的内容进一步进行了实质性地确认。可以说,截至25日,中韩两国已经完成了自由贸易区的全部谈判工作。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以此为背景,研究中韩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进一步推进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本文运用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韩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最后采用定性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促进中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除去绪论与结语,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概念,梳理了相关基础理论;第二部分,通过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在分析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韩建交以来的进出口贸易额、商品贸易结构、贸易依存度等指标剖析了中韩贸易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选取了产品相似度指数、市场相似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竞争力等指数,研究了中韩贸易的竞争性;第四部分,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中韩贸易的互补性,并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在上述分析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当前中韩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中韩贸易逆差严重、商品结构不合理、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平衡等,并提出了促进中韩贸易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