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霉果胶甲基酯酶在不同寄主中的表达和pcpme2的功能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辣椒疫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严重影响我国及世界各国的辣椒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引起。辣椒疫霉菌是一种土传卵菌,该菌可以在任何生长季节侵染寄主植物引起种苗死亡、茎腐、枯萎、果实腐烂;寄主范围广,可以侵染辣椒、西葫芦、黄瓜、茄子番茄等9科20多种作物。   目前,对于辣椒疫病的防治主要采用轮作、化学防治和培育抗病品种。但是农药残留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辣椒疫霉生理小种的变化造成抗病品种效果不稳定。因此,寻找探索辣椒疫霉菌重要的致病因素来控制病害已经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植物病原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分泌的果胶酶是重要的致病酶,这些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基酯酶、果胶裂解酶,它们产生于病原菌识别、定殖及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过程中,降解或软化细胞壁的果胶、中胶层乃至破坏寄主的防御体系,增强病原菌对寄主的亲合力。因此,植物病原菌在侵染寄主过程中所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是一类重要的致病因子,其活性高低是界定植物病原菌侵染与否或致病力强弱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其中,果胶甲基酯酶(PME)是许多植物病原菌的致病因子,在植物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辣椒疫霉果胶甲基酯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已经克隆的pcpme2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其成熟肽片段。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PIC9K-pcpme2,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中,筛选得到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线性化后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经过G418筛选和PCR扩增转化子基因组筛选,得到数株基因工程酵母菌。SDS-PAGE分析发现,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40KDa。   2)通过Ni-NTA树胶纯化系统并透析后获得了表达的PCPME2融合蛋白,发现其对提取的辣椒细胞壁具有降解活性,将纯化的PCPME2蛋白免疫家兔,制备特异性抗体。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pcpme2基因在发病的辣椒组织中获得了充分的表达。根据前人报道的结果预测PCPME2的活性位点,并对其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后的基因转化毕赤酵母,并诱导其表达,用Ni-NTA树胶纯化系统并通过透析获得了突变后的蛋白,突变前后蛋白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突变的氨基酸为该蛋白的活性位点。   3)我们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来研究果胶甲基酯酶pcpmel-9在强致病性菌株SDPH-33侵染的辣椒、番茄、黄瓜中的表达模式。发现辣椒疫霉果胶甲基酯酶这些成员表达模式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寄主植物的不同种类和病原侵染的不同时期。   本实验的结果表明pcpme2是编码辣椒疫霉果胶甲基酯酶基因家族中起致病作用的关键基因之一,且果胶甲基酯酶家族各成员之间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寄主材料、侵染阶段的不同有关。
其他文献
VB的窗体在加载过程中要发生Initialize、Load和Activate几个事件,这三个事件发生在窗体加载的不同时期.研究这三个事件的不同特点及相关问题将对我们更适时、恰当地运用这三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大面积推广应用,转基因技术及其新品种研发迅猛发展。目前所涉及的转基因性状主要包括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性及品质改良等。然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转基因环境安全性主要包括转基因作物的生存竞争性、转基因对生物多样性、土壤环境、养分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在全球气候环境不断变化情况下,干旱已经成为影响大豆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
取代脲类化合物大多具有生物活性,广泛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发展应符合农药发展趋势即高效、低毒、无残留及环境相容性好。因氟原子具有模拟效应、渗透效应、电子效应和阻碍效应,而嘧啶环结构简单、作用方式独特,本文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法,在保留脲桥的基础上,在脲桥一端的氮原子上引入含氟原子或三氟甲基的苯环,在脲桥另一端的氮原子上引入取代嘧啶环,设计合成了32个含氟苯基嘧啶脲类化合物,其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大豆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大豆疫霉容易发生变异,产生抗药性,导致一些杀菌剂丧失防治效果,所以长期
1. 2008~2009年对甘肃省各地大麦种植区大麦条纹病症状表现和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景泰县上沙窝村发病最严重,大麦条纹病发病率为88﹪,病情指数为36.67。该病在大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