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巡检及树障处理的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系统设计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越发成熟,无人机已在电力巡检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无人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多集中于利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发现线路故障等方面,而解决线路树障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针对输电线路树障清理问题,设计了一款携带电锯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Carry Chainsaw Quadrotor UAV,缩写CCQUAV)进行电力巡检及树障切割处理。本文主要针对携带电锯系统结构设计和携锯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两方面展开研究。在总结现有清障技术的基础上,遵循切割作业原理及无人机巡检作业流程,完成了如下工作:(1)基于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树障问题,本文设计了携带电锯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该系统由四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与电锯切割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通过对比无人机飞行特点,选取了适合树障清理作业的四旋翼无人机做为飞行平台,为满足树障清理需求,设计了由圆盘锯、导向板、电机、电池、刚性连接杆及配重块构成的电锯系统。(2)建立了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四旋翼无人机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增加了携带电锯系统,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出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同时对电锯切割作业引起的飞行稳定性扰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3)研究了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飞行控制方法。基于传统PID控制技术的参数调节规律,针对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系统设计传统PID的位置控制器及姿态控制器,并在Simulink模型里实现了对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的稳定控制仿真;同时基于模糊控制规则,设计了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解决了传统PID参数固定等缺点,可以满足控制系统超调量小、达到稳态时间快的任务需求;根据Matlab/Simulink中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的位置追踪与姿态追踪仿真试验,对比传统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的结果,得出模糊PID控制下的携锯四旋翼无人机控制效果更理想。同时用Matlab对携锯四旋翼无人机进行了树障清理仿真。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四旋翼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的特点,在四旋翼无人机平台上增加了携锯机械系统,通过携锯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分析、数学模型建立,以及飞行控制系统仿真,验证了携锯四旋翼无人机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同时对携锯系统引起飞行稳定性扰动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后续携锯无人机的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正>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主要指由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原因所导致的横纹肌细胞结构改变,细胞内的蛋白、酶、离子等释放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1]。关于横纹肌溶解的报道成人较多,美国每年确诊病例数>25 000,儿童RM发病率仅为0.26%,男女比例2∶1~4∶1[2-3],国内尚缺少相关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感染及代谢异常作为儿童RM的常见
期刊
近年来,机器翻译质量显著提高,机器翻译加译后编辑的译文产出模式在全球翻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报告总结了机器翻译引擎“小牛翻译”生成的《康定斯基模式》中译文的译后编辑项目有关情况。该项目原文为Heimo Müller博士及其研究团队撰写,于2019年发表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成果开源共享平台ar Xiv上的学术论文。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信息型文本,原文简洁明晰,适合采用机器翻译加译后编辑的工
学位
目的 探究持续小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苏醒、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收治并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对照组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拔管后的Rick
期刊
目前树障对线路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主要依靠无人机驾驶员的经验进行估算,测量精度低且容易出错。针对树障距离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插件式无人机精确测量树障装置,通过在常规的作业无人机上搭载激光测距模块,准确测量导线跳线弧垂的对地水平和垂直距离,为输电线路清赔工作提供精确的树障距离依据。
期刊
报纸
针对当前企业车辆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导致的管理难度大、运作效率低、车辆调度不及时等问题,分析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车辆管理智能化、电子化实现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设计了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车辆管理平台。围绕北斗高精度定位、数据加密等技术在车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从系统总体架构出发,阐述车辆管理平台设计流程,实现从申请、审批、使用、行驶动态到返还等各个环节对各类外办车辆的全方位管控,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强企
期刊
高能激光清除输电线路通道树障过程中,激光能量过高可能导致火势过大,继而引发火灾。为了分析激光照射树障时的温度特性和效率规律,以6种典型树木类型为研究对象,建立烧蚀模型;随后对激光灼烧树障时温度和效率影响因素开展研究,针对激光功率、树木种类和风速等因素对树木灼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及激光灼烧试验。结果表明,清障效率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树木密度的增大,烧蚀厚度呈下降趋势,在密度范围为24
期刊
电力线路周围树木生长与线路安全运行之间的矛盾(即树线矛盾)是影响乡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强对流天气来临之前乡镇配电网树线矛盾风险预警及清障处理需求,提出了一套“分区预警-总体权衡-优化处理”机制。首先,考虑强对流天气的地域关联特性,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了乡镇配电网各区域强对流天气-树线矛盾映射模型,实现树障接地风险的分区预警;然后,基于风险预警结果,以总体经济投入和停电损失最小为目标,建
期刊
文章根据三维点云数据的输电线通道树障精细化管理技术开展现状,收集了树障管理的相关标准和方法,分析总结了目前树障管理、现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提出了项目研发需求,深入调研了激光雷达点云后处理相关技术、树障区域检测及矢量拟合技术,为树障细化治理工具的研发建言献策。
期刊
高压输电线路下方生长过高的树木会对线路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电力部门需定期对障碍树枝进行修剪,修剪过程称为树障清理。传统的树障清理方式是由人工手持刀具或油锯登高作业,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还存在人员高处坠落和触电风险,而使用机械清障代替人工清障可避免以上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输电线路树木修枝机械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后,设计了一种树障清理机械臂结构,并对机械臂的运动学、动力学、轨迹规划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