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实验分析资料,运用多学科地质理论方法和密井网精细地层对比及密井网大比例尺编图等方法,对LC油田长2油藏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LC油田长2油气成藏主要受到构造的控制,沉积、储层、盖层配合构造促进油气富集成藏;研究区构造整体西倾,为大型向西北倾没的鼻褶隆起带,在东部发育近南北向的低洼带,形成大型构造圈闭,东南部发育小型高角度正断层,对区内东南部鼻褶构造顶部隆起及圈闭的加强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和影响,同时沟通了上下地层,使油气进入长2~1小层;局部构造发育多个方向各异的长轴鼻状构造、低幅度隆起构造以及区内东南部断层上方发育大范围隆起构造,为油气运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油气在断层以北(构造主体)分布在长2~2小层,在断层以南分布在长2~1小层;研究区发育辫状河沉积,沉积了巨厚块状细砂岩,为油气的储藏提供了良好的储层;长2~2顶部发育厚度稳定泥岩,下伏发育致密层,两者相互配置,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盖层,同时也导致长2~1在断层以北(构造主体)无油气显示,夹层广泛发育,加剧了油藏内部的复杂性;长2~1小层油气被顶部泥岩以及侧向致密层所封堵;研究区油气主要受到构造的控制,沉积及储层的影响相对较小;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油藏和岩性——构造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