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no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保守主义理念为视角观察和分析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从理论上看,无论是作为一种政治理念还是政治思潮,保守主义的核心内涵在于捍卫传统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其中最为珍视的是自由,从本质意义上讲,美国的外交传统只有一种,那就是保守主义的传统。纵观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首先,保守主义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老布什政府是传统保守主义的代表,注重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对于实现美国利益的重要性。其对华政策的基本面是温和的“接触”;在克林顿的第一任期,虽然提出了对华“接触”政策,,克林顿的“接触”政策本身就带有保守主义因素。布什政府是里根政府以来美国最为保守的一届政府。其对华政策沿着共和党传统保守派的对华政策思路。当然,冷战后国际力量格局以及地区形势的变化也促使布什政府在保持对华合作的同时,更多地强调对华防范和遏制,在新保守派的推动下,布什政府甚至一度将中国定位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其对台政策也一度严重倾斜。但“9.11”事件后,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布什政府的对华和对台政策都出现了新的调整。中美在反恐、地区安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其他文献
近世中国是在西方的武力交逼而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中被动的接受了宪政价值。由于救亡和图强的客观现实的紧迫,张君劢虽然未对宪政做出过学院式的定义,但是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
本文由前言和正文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四章。前言。简要地说明了本文的写作动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命题的理由。第一章。确定本文中关联企业的涵义,阐述了关联企业的
中韩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非常密切,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之势。中韩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在这一双边关系的建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