孳息概念理论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ssjh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开篇即引入典型案例,以法学界对“牛黄”法律性质的不同看法作为切入点,分别讨论了各观点的利弊得失,然后从孳息的视角探讨其所存在的质疑,并带着质疑去验证牛黄是否属于孳息。在考察过我国的实体法之后,发现目前立法体系中并未对孳息的概念进行过界定,同时再翻阅我国法学家的论述与学说,对此所持看法也存在较大分歧,所以解答该问题必须从孳息的基本理论入手,从孳息起源去寻找,并以其理论与立法的发展为脉络,在其演变过程中去发现答案。由此,笔者考察了孳息的产生与分配过程,分析了自然主义孳息观的萌芽与发展、孳息概念扩张与发展的理论演变,并从大陆法系对该理论的承继角度,评析了法国法与德国法对孳息概念的界定标准与范围。在此研究基础之上,笔者对孳息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孳息的调整对象、孳息的特征等核心问题,并构建了孳息的概念,将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分别予以界定并阐述了理由与依据,并在立法上提出了完善孳息概念的建议,同时也对孳息概念的界定与我国立法体系衔接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微观和宏观的双重角度讨论了孳息概念如何更好地进行界定与如何更好地融入我国现有法律体系。
其他文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大代表作为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普选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宪法和法
我国的民营企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壮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它的发展状况紧密关系到我国经
随着我国法治的进步,高校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依法治校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2005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要求高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