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沿海是一个自然资源宝库,发展林业的潜力很大。以江苏省为例,全省沿海滩涂面积有708万hm<2>,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20%左右,其中可供发展林业的面积有14万hm<2>。
杂交新美柳(Salix matsudana×alba)是旱柳与白柳的杂交新品种,由美国育成,新西兰引进。具有抗强风、耐盐碱、生长迅速、材质好等许多优良特性,目前试种在沿海滩涂地区的苗木生长表现良好。因此,它是盐碱滩涂造林的优良树种,并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人们对这个新品种的认识还不全面,特别是在我国人工栽培杂交新美柳的现状还是空白,其经济价值的发掘更是不深入。因此,加大开发和利用这一杂交柳品种资源,对改良江苏沿海乃至全国的盐碱地,保护沿海滩涂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海滨城市,提高人民的经济收入,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能更好地快速、优质培育和推广杂交新美柳新无性系,本文研究了NaCl胁迫对杂交新美柳1年生扦插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对其组织培养体系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初步确定杂交新美柳的耐盐能力,建立了组织培养繁育体系,并对诱导出来的愈伤组织进行NaCl处理,希望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的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以期为杂交新美柳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另外,也可以为其它杂交柳无性系的组织培养以及耐盐性繁育试验提供了一些实践依据。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大致可以总结为:
1.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以及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苗木成活率、苗高和地径都呈下降趋势,NaCl胁迫20天后,1.0%浓度下的苗木全部死亡;0.8%浓度下88.9%的苗木死亡:0.6%浓度下11.1%的苗木死亡;0.4%、0.2%浓度下的苗木生长良好。
2.NaCl胁迫后期(胁迫10天后),叶片相对电导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3.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4.NaCl浓度≤0.4%时,叶片中POD、SOD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NaCl浓度≥0.6%时,POD、SOD的活性逐渐呈下降趋势。
5.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以及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NaCl浓度≤0.4%时,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NaCl浓度≥0.6%时,脯氨酸的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迅速降低。
6.杂交新美柳组织培养试验中:最佳外植体是带芽茎段:外植体消毒最佳方法是乙醇浸泡15s,氯化汞浸泡8min;在初代接种时,采取试管培养可以避免交叉污染,加入Vc可以有效防止外植体的褐变现象;愈伤组织继代时,采用组培瓶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6-BA与NAA浓度均为0.3mg/L时,愈伤组织可以同时进行茎叶的分化与增殖。
7.愈伤组织在NaCl浓度为0.5%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NaCl浓度为0.75%的培养基上基本能生长;在NaCl浓度为1.0%的培养基上为数不多的能非常缓慢的生长,其余大部分发生褐化并逐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