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施甸县东山铅锌矿整装勘查区地气场特征及找矿意义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ieqing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施甸县东山整装勘查区以铅、锌矿为主,经过多年的勘查,该地区已发现一批有地表露头,或近地表的铅锌矿。下一步的找矿方向是深部隐伏矿。由于勘查区地表大部分为风化严重的岩石(白云岩与灰岩),缺少直接找矿标志,寻找深部隐伏矿具有相当难度。根据前期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获取的成果,以及遥感资料,在勘查区的东部发现了局部出露地表,埋藏较浅的工业矿体。勘查区的西部在前期开展的工作中未有突破。根据前期开展的常规物化探方法资料,在该区域存在其他浅层矿体的可能性已比较小,勘查的重点是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隐伏地质体与断裂的地气场研究”(41074094),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隐伏金属矿的地气场研究”(10ZA118)以及“云南省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根据深部矿产探测的需求,论文开展了在该地区通过地气测量探寻深部铅锌矿的研究。基于地气测量具有探测深度大、矿化有直接指示作用、环境适应性好,采样操作相对简便,不受覆盖层的影响的优点,所以在该区域选择地气测量技术开展深部成矿信息探测,研究该地区的深部成矿信息。以控制勘查区有利成矿构造和有利成矿地层为目的,在勘查区布设了56#、0#、39#三条地气测线。三条测线都穿过了已知矿区和重点关注的未知区域,总计完成318个测点的地气测量,每个测点获得38种元素的地气信息。为方便问题的讨论,以勘查区内F18断裂为界,将勘查区分为东区已知区和西区未知区。根据地气测量的铅、锌归一化后的累加值,在三条地气测线上划分出10个地气测量异常区。在前人在该区域开展的地质、物探、化探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勘查区已知矿区地气异常特征的研究,开展对未知异常区的评价工作,以找出区内最有利的找矿靶区,指导区内进一步找矿工作。论文研究工作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对测量元素铅、锌归一化编制铅锌累加值剖面,依据Pb+Zn值在三条地气测线上划出了10个地气测量异常区。经对比,已知矿体区域上方均有对应关系良好的地气异常,表明地气测量在东山勘查区是有效的找矿方法。2、通过多种多元统计分析并结合其它物化探资料综合研究,基本掌握了东山地区矿致地气异常的特征。3.地气测量在56#、0#地气测线的F6与F18断裂夹持的二叠系沙子坡组上段粉-中晶白云岩内圈定了一个地气异常带,对该异常带内地气测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异常带具有已知铅锌矿致地气异常的各项基本特征,且有相吻合的激电异常相伴,应该是勘查区最有希望的找矿靶位。4.根据获取的地气测量资料,在东山地区寻找类似东区已探明的有局部地区出露地表的近地表铅锌矿已不太可能,找矿的重点应该放在寻找深部隐伏矿上。5.初步研究证实,采用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方法研究地气场特征,建立矿致地气异常评价标准,进而评价地气异常性质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在吸附剂上的富集机理和化学形态直接影响到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毒性和生物有效性等行为。因此,研究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机理和化学形态
随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将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陶瓷领域,利用电厂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代替传统建筑陶瓷生产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