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on-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的理性行为公理体系,标志着现代决策理论的开端,也为规范型决策理论奠定了基石。半个世纪以来,该公理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热点,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以Allais和Edwards为首的一批学者参与实际决策的研究,考察理性决策模型在实际决策行为中的真实性,却不断发现这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各种偏差,其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独立性公理和传递性公理的弱化,但最近一些学者如郭耀煌教授指出偏好关系通常是一个格结构,并建立了一套新的格序决策公理体系。本文运用现代数学理论——格论,将对方案的全序刻画拓展为格序刻画,并相应地弱化连续性公理,介绍了格序行为公理体系及其良好的发展前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目标决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各个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要从中选出决策者的满意解,需要融入决策者的偏好、判断等模糊信息。模糊理论已成为研究含模糊信息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有效工具。 本文综合决策理论、格理论、模糊集理论等相关知识,(1) 提出模糊多目标格序决策的概念,通过正、负理想解等概念的引入,构造出模糊多目标格序决策模型,得到了相应的两种基本决策方法,并通过实例进一步予以说明;(2) 提出模糊多目标群格序决策的概念,通过引入正、负理想解等概念,构造出模糊多目标群格序决策模型,得到了相应的两种可行性决策方法,并举例进说明。总的思路:对方案集和目标集均为有限集的决策而言,如果任意两个方案均有上、下确界,那么顶元素(或底元素)即为最优方案。如果上述条件不具备,我们把虚拟方案——模糊正理想解和模糊负理想解,依次作为顶元素和底元素,构造一个格。通过比较每个方案与正理想解以及负理想解的接近程度,来判断最优解或满意解。 对策论自1912年问世以来,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兴趣,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均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矩阵对策是对策论的基础,所以研究矩阵对策的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对称对策的模型,并利用了对称对策的性质给出了对称对策矩阵的解法,通过构造一个分块矩阵,实现了一般矩阵对策问题向对称对策的转化,从而为解决一般矩阵对策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