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灾害频发,各种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等的发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由于经济、教育、医疗以及防灾设施方面的落后性,灾害的发生会使村镇遭受更加严重的损失。村镇是我国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其抵御灾害的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防灾的整体水平。在各种灾害中,地震是对我国威胁最严重的灾害,村镇地震发生频率较大,但由于各方面的落后性,村镇往往遭受重大损失。由于我国平原地区面积较大,村镇数目较多,遭受地震的几率较大,且平原村镇具有多数村镇的普遍共性,因此为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深度,本文以提高村镇抵御灾害的能力、实现村镇防灾减灾为研究目的,重点研究平原村镇地震的防灾减灾策略。
首先对现代平原村镇的几种常见灾害进行简要分析,得出防灾减灾的一些技术性或指导性的策略;其次,由于村镇受地震威胁最严重,因此以地震灾害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村镇地震的发生环境及其防治策略,同时对影响村镇地震灾害损失的要素进行列举,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对上述要素进行比较,确定了各要素对村镇地震灾害损失影响的严重程度及次序,指导村镇有的放矢地投入防灾减灾措施,避免资源浪费和防灾的盲目性。第三,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平原地区村镇地震进行研究。宏观主要对多个村镇区域以及单体村镇从规划层面分析其防灾减灾策略,并通过时间、空间以及灾种上防灾减灾的综合,建立完备的村镇防灾减灾体系。微观主要对村镇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得出适合村镇的各项防震减灾策略。最后对村镇防震减灾方面的技术性措施和策略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防震减灾中较常用的几种先进技术手段,并列举分析了村镇可采取的适宜性的防震减灾技术。
村镇防灾减灾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防灾的实现可避免村镇防灾减灾资源的重复投入与浪费,降低防灾成本。采用适宜的防灾技术,使防灾减灾措施能够在村镇得以实现是解决村镇防灾减灾问题的关键,也是本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