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2年格莱斯顿政府占领埃及是英国对埃政策史上的转折点。从此,英国开始了对埃及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并确保了其在埃及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笔者主要对格莱斯顿政府占领埃及的背景、过程及原因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英国占领埃及前的对埃政策,以及首相格莱斯顿的埃及政策的发展与变化。在英国占领埃及之前,以近东危机和苏伊士运河股票交易为界,英国的埃及政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875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英国反对埃及独立,以支持土耳其素丹、维护奥斯曼帝国领土完整的间接方式来保证对埃及的影响。1875—1882年是英国对埃政策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英国见机调整其埃及政策,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通过购买苏伊士运河股票、英法共管埃及,为最终占领埃及的奠定了基础。而格莱斯顿在1880年担任首相后,一如既往采取了“温和”的对埃政策,但是随着埃及民族运动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格莱斯顿最终转向了干涉。 第二章探讨了格莱斯顿政府入侵埃及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走向军事干涉阶段。首先,格莱斯顿希望能与法国共同促成土耳其出兵镇压民族运动,结果被法、土拒绝。与此同时,亚历山大暴乱的爆发又为他完全选择武装干涉提供了前提。英国的单独干涉势在必行。亚历山大暴乱之后到英国占领埃及为第二个阶段,即武装入侵埃及阶段。在这一阶段,格莱斯顿政府一面积极备战,在埃及制造混乱,并借机实施了占领;一面参加国际会议,在国际上为自己的“正义”或“道义”形象摇旗呐喊,争取将干涉政策“合法化”。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英国占领埃及的原因及其影响。英国占领埃及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在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格莱斯顿政府的主观作用也不容忽视。首先,首相格莱斯顿认识到了英国在埃及的巨大利益,并为了英国干涉埃及提出了“道义”上的理论依据,即“推翻奥拉比的军事专制,恢复埃及的法治和自由”。此外,内阁中的大部分成员也以各种理由支持对埃及采取干涉政策。而英国在埃及的代表们更是干涉埃及的积极倡导者和执行者。由此,英国政府上下一致,促成了对埃及的武装入侵。英国占领埃及实现了其既定的目标,但也因此与法国和土耳其关系破裂,造成外交上的孤立。另一方面,英国对埃及的占领也唤起了列强对非洲内陆的殖民狂热,英国成为列强瓜分非洲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