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来预测评估化工厂的泄漏事故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获取建立模型所必须的定量化指标,进行了现场调查、物探、勘探、抽水试验、弥散试验、污水样品采集检测和地下水均衡评价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利用GMS软件的概念建模方法建立模型,并根据调查绘制的地下水水位、污染物分布数据分别对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进行了校正。最终通过校正好的模型来预测泄漏污水携带的特征污染因子运移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来预测评估化工厂的泄漏事故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获取建立模型所必须的定量化指标,进行了现场调查、物探、勘探、抽水试验、弥散试验、污水样品采集检测和地下水均衡评价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利用GMS软件的概念建模方法建立模型,并根据调查绘制的地下水水位、污染物分布数据分别对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进行了校正。最终通过校正好的模型来预测泄漏污水携带的特征污染因子运移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程度。
其他文献
朱诺地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成矿带西段,区内矿床类型多样,发育朱诺大型斑岩型Cu矿床、唐格矽卡岩型Cu-Pb-Zn矿床、落布岗木热液脉型的Pb-Zn矿床。区内地质矿产工作程度总体仍较低,目前仅对少数矿区开展了详查、普查或预查评价工作。本文通过2005年至今的野外地质填图、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1:1万激电中梯剖面测量等方法,重点研究了该区的成矿地质条
冀中坳陷蠡县斜坡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北部地区剩余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大,因此系统开展北区沙河街组沉积微相研究,精细解剖典型油藏,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指出相应的滚动勘探有利区和扩边方向对该地区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蠡县斜坡北区沙河街组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和已知油藏资料,以应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研究区
永定河作为北京市的“母亲河”,由于污染严重,1997年被迫退出了北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200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指出“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源功能是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因此永定河上游水系的环境质量状况值得关注。本研究以永定河上游水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上游主要干/支流及册田水库和官厅水库的水体、悬浮物、沉积
论文以“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课题项目为依托,选取代县初峪沟、羊角沟等典型铁矿床工作区为研究对象,以板块构造理论、活动论理论及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解析和构造对比方法,以地表构造和钻孔岩心构造岩分带研究为主线,结合成矿年代学研究,以岩性地质填图为基础,运用构造—岩石—地层对比划分,建立区域构造—岩石—地层格架,进行构造变形分析,进而总结褶皱、断裂构造带的发展演化规
比较多的研究者认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峰期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期(~130-110Ma),构造变形表现为以变质核杂岩为代表的伸展变形。但是,也有研究揭示,在华北北部直至白垩纪中晚期仍然存在强烈的收缩构造变形。由于已经发现和研究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发育区域的局限性,以及缺乏对产生克拉通破坏峰期重要构造形迹的古应力状态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截至目前,有关克拉通破坏峰期的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尚不明了。本文选择了位于华北
华北克拉通自中生代以来进入强烈的构造活跃阶段,表现为大规模岩浆活动,并伴随着成矿作用的爆发,形成了各种金属矿床。研究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南部山西断隆武安凹陷区,东邻太行山断裂带。本论文在详细的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对洪山斑岩型铜矿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洪山斑岩型铜矿床成矿岩体为含矿正长斑岩,具有铜矿化,已控制二个工业矿体。矿体最大厚度7.22米,工程控制最大长度约40米,矿体铜品位一般在0.2%~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侵蚀地貌,分布于极端干旱或部分干旱区。它以新近纪或第四纪形成的未完全固结的河湖相沉积物为基础,经构造抬升作用和风力、流水、重力等作用而形成的垄岗状、塔柱状为主的地貌。本文以位于甘肃敦煌的雅丹地貌发育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雅丹体进行野外实测、采样,并采取粒度、磁化率等多种分析手段,综合探讨研究区雅丹地貌的物质组成、沉积环境和古气候演化等,以期加深雅丹地貌的研究程度,同时,该结果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比例尺遥感地质调查的需求,传统的基于Aster、ETM+等中低分辨率影像的遥感地质研究已难以满足当前精细化遥感找矿应用的要求。WorldView-2影像作为一种新兴的遥感数据源,它在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它对于解译细小控矿要素等遥感找矿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论文以个旧东区为例,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使用W
碳酸岩是世界上较稀少的火成岩,本论文主要从野外地质特征、岩石矿物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岩浆起源成因与构造环境等方面对国内外所发现的碳酸岩进行总结,并以青海省多禾茂地区出露的碳酸岩为例。多禾茂地区的碳酸岩与区内出露的无明显受到地壳混染的钠质碱性玄武岩密切共生,碳酸岩在地质特征上主要呈“岩床状”与红层互层或者呈“环状”侵入于红层中,岩性主要为白云石碳酸岩、白云石碳酸质熔结角砾凝灰岩、白云石碳酸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