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即学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从情感到行为的主观感受,它既影响到学习过程的结果,又会作用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目前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展开生物教学活动过程中必然面对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其形成原因涉及到很多方面而变得错综复杂,因此对于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也就成了生物教育界以及心理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背景,结合高中生的自身特点,旨在探索培养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内容和方法,其研究动因有二:1)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2)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关注的缺失;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1)了解目前部分高中生生物学科内自我效能感的现状;2)三位同学的个案研究;3)分析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探索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法。论文共由五章组成,整体框架大致如下:第一章为引言,笔者首先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缘起、目的、内容等,同时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理论意义、现状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参阅国内外文献,笔者对自我效能感以及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进行了初步的综述和梳理,演绎归纳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感。笔者认为,对于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这一抽象的概念,需要和现实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用教学案例加以阐释,才变得生动化具体化。生物课堂教学环境下的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学生在该教学环境下对自己是否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否能顺利地提升学业成绩的主观意识、信念。这种意识和信念暗含在日常的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之中,而且时刻处于动态之中。第三章笔者选取了36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显示: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处在中等以上水平;不同年级、性别的高中生不存在明显的差异;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目标设置、学习兴趣、学习内容、考试焦虑、自我调节和心理归因等重要的学习变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第四章针对学生生物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笔者按照学习成绩优秀、不稳定和不良三个维度,结合内外因素将其分类,选择了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跟踪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取得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研究的发现。第五章笔者对在案例中有效的培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可行性比较强的一些方法。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仍然不够完善,调查的深度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扩展等。最后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从整体看来,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内涵,同时可以帮助中学生物教师对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中学生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