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内容和方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即学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从情感到行为的主观感受,它既影响到学习过程的结果,又会作用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目前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展开生物教学活动过程中必然面对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其形成原因涉及到很多方面而变得错综复杂,因此对于生物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也就成了生物教育界以及心理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本论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背景,结合高中生的自身特点,旨在探索培养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内容和方法,其研究动因有二:1)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2)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关注的缺失;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1)了解目前部分高中生生物学科内自我效能感的现状;2)三位同学的个案研究;3)分析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探索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法。论文共由五章组成,整体框架大致如下:第一章为引言,笔者首先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缘起、目的、内容等,同时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理论意义、现状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参阅国内外文献,笔者对自我效能感以及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进行了初步的综述和梳理,演绎归纳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感。笔者认为,对于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这一抽象的概念,需要和现实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用教学案例加以阐释,才变得生动化具体化。生物课堂教学环境下的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学生在该教学环境下对自己是否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否能顺利地提升学业成绩的主观意识、信念。这种意识和信念暗含在日常的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之中,而且时刻处于动态之中。第三章笔者选取了36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显示: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处在中等以上水平;不同年级、性别的高中生不存在明显的差异;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目标设置、学习兴趣、学习内容、考试焦虑、自我调节和心理归因等重要的学习变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第四章针对学生生物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笔者按照学习成绩优秀、不稳定和不良三个维度,结合内外因素将其分类,选择了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跟踪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取得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研究的发现。第五章笔者对在案例中有效的培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可行性比较强的一些方法。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仍然不够完善,调查的深度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扩展等。最后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从整体看来,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内涵,同时可以帮助中学生物教师对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中学生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传统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在服务型行政场景下,探索多元主体参与、非强制性、更多融入专业技术和激励机制的多元监管方式殊为必要。文
汉中盆地是一个北东东—近东西向展布的晚新生代盆地,盆地位于秦岭山脉南缘、青川断裂尾端,西起勉县,东至洋县,长100km,宽近30km。汉中以西,北东向梁山隆起自西南延入盆地,将盆地西
具有中国和葡萄牙混合血统的澳门“土生葡人” ,在澳门已有几百年的生活史,因家庭与社会的原因,他们同时受到葡语与粤语(广州话)两种语言的影响,又因为澳门社会的发展、变更,大多
企业人工成本管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改进人工成本的管控方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对人工成本的投入,从而能够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进而促使企业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不断处于良好的管理和运转之下,企业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寻找一
个性化、服务化、智能化健康服务模式正引领医疗改革发展潮流,开展"互联网+"健康服务模式将为医疗服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将在医疗保障、疾病监测、康复预防、健康评估、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莫沙必利,10mg/次,3次/d,进
详细了解地球历史上的生物绝灭事件的过程、原因与机制对人类现在与未来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叠纪末期的全球生物大绝灭是显生宙以来地球上最为严重的生物集群绝灭事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的推进,各种风险的几率都在增大,加上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已经不足,农村急需建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以
本文拟从语篇结构转换的角度来解决连续传译中遇到较大语篇时工作记忆小于需求记忆之间的矛盾,探索一种最佳语篇结构转换模式:既满足交际需要,又最大程度上模仿原语篇系统。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