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例压力阀的摆动气缸的位置伺服系统的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yh198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动技术具有一系列显著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实现自动化技术不可缺少的手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气动技术更是突破传统死区,经历着飞速发展。气动伺服技术作为本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备受人们的重视。气动伺服定位技术已能使气缸在高速运动下实现任意点、高精度定位,突破了传统的气动定位方法。基于众多中小企业关于工程可行性好、性价比高的气动自动化设备改造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基于比例压力阀的直线气缸位置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其具有理想的控制性能,因而以期能在工程中获得推广和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存在大量的旋转位置伺服控制需求,因此,对气动旋转位置伺服控制进行研究有实用价值。摆动气缸是一种常用的气动旋转驱动装置,由于摆动气缸较小的行程和较大的摩擦力矩使得对其实现高性能的位置伺服控制比较难。目前摆动气缸伺服定位的精度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本文对比例压力阀控制的摆动气缸位置伺服系统线性化数学模型、非线性摩擦力的补偿方法的建立以及对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以期获得性能较好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首先,本文对摆动气缸和比例压力阀进行了特性分析,详细地描述了摆动气缸的外负载和摩擦力的情况,对系统进行详细地分析,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合理的线性化。其次,分析了由非线性摩擦力矩引起的系统稳态误差及粘滑振荡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带摩擦力矩补偿的双环控制,其内环为压力控制环,外环为速度控制环,外环采用了摩擦力矩观测补偿器来减小非线性摩擦力矩对系统性能的不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仅有速度控制环的控制策略相比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最后,本文对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设计,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系统易受外干扰的特点分别分析并比较了传统PID控制和灰色PID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灰色PID控制方法是稳定和有效的,系统在抗干扰和抗摄动能力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地震勘探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一种最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现在勘探的地质体结构复杂,因此要精确描述勘探目标就要保证勘探数据有较高的分辨率。但是高分辨率要以高信噪比为
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我国的原油供应压力要求我们向海洋深部进军。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根据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及发
弧齿锥齿轮是重要的机械传动元件,既可以传递动力和运动,又可以改变传动方向,而且具有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运动传输和航空动力的关键部件。其啮合质量、可靠性及寿命是影响产品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弧齿锥齿轮齿面的高度复杂性,对其在设计、制造及检测方面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因此其齿面设计及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常衡量齿轮副传动性能的指标为传动误差和接触区。目前
以型号为GE20ET-2RS编织衬垫关节轴承为研究对象,运用ABAQUS仿真软件,建立编织衬垫关节轴承静热弹性和热力耦合模型。分析摩擦温度在接触表面的分布和传导规律,进而讨论摩擦热对关节轴承应力变形的影响。在传热学模型中,接触中心最大温度为50℃的情况下,衬垫最大热流量为50k W,内圈最大热流量为550k W,内圈传递热量占模型总传递热量的90%。内圈表面1mm内与其他深度相比较热量传递明显。衬
本论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接收函数进行了分析,在分段反演技术上进行了初步尝试以消除多次相的影响,并将其应用在云南KMI台站下方地壳深部构造的研究中取得相应成效。具体内容
克得休玛-拉浪麦地区属青海省沟里整装勘查区,区内古老变质岩系发育,华里西期、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强度大,构造作用较复杂,成矿作用类型多样,物化探异常分布广泛,在研究区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