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国电影史,一代又一代女性导演创作的女性电影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由于创作者的性别身份,以及近年来受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影响,给电影创作带来不同以往的新视角、新题材和新手法,使得女性电影创作和相关的理论研究更加异彩纷呈。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基点,综合运用社会学、精神分析学以及文化研究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解析近年来女性电影创作中的女性表达及文本中的性别叙事,探讨女性如何构建一种尊重女性意志、符合女性自我并有助于两性平等和谐对话的电影语言,从而消除男权电影语言对女性的异化,寻找回归女性主体的必要途径。女性电影是由女性编导人员创作的具有鲜明性别立场、强烈女性主体意识及浓郁个人风格色彩的电影文本。对于女性电影理论的阐述,主要是从电影中女性形象、文本结构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入手,揭示惯常的摄影机、演员和观众的传统关系及电影叙事模式和结构背后人们习以为常的父权制文化机制下女性被压抑的事实,进而瓦解电影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真实形象的剥夺,恢复女性作为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的自由身份。作为一种女性的叙事话语,女性电影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观影方式,反传统影像的叙事风格和观照女性意识的多元主题等审美特征有别于传统电影。通过对当代女性电影创作全面回顾与反思,分析比较17年时期、新时期、90年代中后期和进入新世纪以来四个不同时期,女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经历失语、集体觉醒、衰退到多元呈现的嬗变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女性和女性电影要想真正有所超越,女性电影应消除男性话语霸权,构建符合女性主体利益的电影语言为女性真正与男性平等相处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