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肝酶学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一病区住院并经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的329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两种分组方法:1.根据CTPA血栓栓子的位置分为两组:中央型肺栓塞组123例(血栓栓塞在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主干、肺叶动脉)及外周型肺栓塞组206例(血栓栓塞在段及亚段动脉);2.根据《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分为三组:中高危组165例(同时存在RVD和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中低危组96例(单纯存在RVD或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及低危组68例(不存在RVD和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分析不同分组间的血清肝酶学指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血清肝酶学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中的价值。[结果]1、血清肝酶学指标的比较在中央型肺栓塞组和外周型肺栓塞组的比较中,中央型肺栓塞组血清GGT水平高于外周型肺栓塞组(48U/L[24,103U/L]VS 34U/L[19,60U/L],p=0.01),血清LDH水平低于外周型肺栓塞组(442.54±283.31U/L VS 519.80 ±289.66U/L,p=0.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 ALT、AST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高危、中低危、低危肺栓塞组的比较中,血清肝酶学指标(ALT、AST、GGT、LDH)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的影响因素分析入选在两组间分布有差异的指标HR、GGT、NT-proBNP、INR、APTT、D-二聚体、RAD、RVDd、RVOT 后建立 logistic 回归模型,得出 GGT(OR=1.651,95%CI:1.009-2.700,p=0.046)、D-二聚体(0R=1.993,95%CI:1.193-3.330,p=0.008)及 APTT(OR=0.554,95%CI:0.340-0.900,p=0.017)是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GGT、D-二聚体为危险因素,APTT为保护因素。3、各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的价值进一步分析各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的价值,绘制ROC曲线,结果提示NT-proBNP、D-二聚体、GGT、RAD、RVDd、RVOT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AUC及95%CI分别为:0.636(0.567,0.705)、0.611(0.542,0.681)、0.604(0.534,0.675)、0.595(0.523,0.668)、0.595(0.525,0.665)、0.579(0.508,0.650);NT-proBNP、D-二聚体、GGT、RAD、RVDd、RVOT诊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237、0.219、0.179、0.188、0.144、0.159,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662.Opg/ml、1.53ug/L、54.5U/L、36.5mm、26.5mm、29.5mm;此时NT-proBNP、D-二聚体、GGT、RAD、RVDd、RVOT诊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8.8%,84.9%)、(63.3%,58.7%)、(46.9%,80.0%)、(31.6%,87.1%)、(24.5%,89.9%)、(20.4%,84.9%)。4、血清肝酶学与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结果提示: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中,血清肝酶学指标(ALT、AST、GGT、LDH)均与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hsCRP呈正相关,与PaCO2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实验室指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1、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中,按CTPA分组的中央型肺栓塞组的血清GGT水平高于外周型肺栓塞组,血清LDH水平低于外周型肺栓塞组;按肺栓塞指南分组的中高危组、中低危组、低危组肺栓塞间血清肝酶学的比较无显著差异。2、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肺栓塞中,血清肝酶学指标(ALT、AST、GGT、LDH)均与D-二聚体、hsCRP呈正相关,与PaCO2呈负相关。3、GGT及D-二聚体是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APTT为保护因素。4、GGT、NT-proBNP、D-二聚体及RAD、RVDd、RVOT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中央型肺栓塞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