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侵犯商标权犯罪出现了新的态势,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立法内容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完善中国刑法中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内容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刑法对商标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中国商标权刑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在借鉴国外(地区)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立法重构进行了思考。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立法现状进行了分析。本章立足于中国商标权刑法的立法现状,对知识经济时代商标权刑事立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中国当前的商标权刑事立法存在保护对象过于单一、制裁行为过窄和法定刑配置不合理等缺陷。
第二部分对外国(地区)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规定进行了立法比较。本章主要从各国(地区)侵犯商标权犯罪刑事立法的立法模式、罪名设置、犯罪对象、客观行为和法定刑配置等几个方面入手,综合比较了各国(地区)商标权刑事立法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商标权的刑法保护,保护范围较为广泛,刑罚设置倾向于轻刑化,相比我国的立法较为完善。这为中国解决商标权刑事立法缺陷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三部分对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法条重构提出了建议。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从刑事政策、立法模式、法律衔接、罪名设计和罪状完善及法定刑设置等方面对我国商标权犯罪的立法重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