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立法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快,侵犯商标权犯罪出现了新的态势,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立法内容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完善中国刑法中侵犯商标权犯罪的内容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刑法对商标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中国商标权刑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在借鉴国外(地区)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立法重构进行了思考。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立法现状进行了分析。本章立足于中国商标权刑法的立法现状,对知识经济时代商标权刑事立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中国当前的商标权刑事立法存在保护对象过于单一、制裁行为过窄和法定刑配置不合理等缺陷。   第二部分对外国(地区)侵犯商标权犯罪的规定进行了立法比较。本章主要从各国(地区)侵犯商标权犯罪刑事立法的立法模式、罪名设置、犯罪对象、客观行为和法定刑配置等几个方面入手,综合比较了各国(地区)商标权刑事立法的特点,从而得出结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商标权的刑法保护,保护范围较为广泛,刑罚设置倾向于轻刑化,相比我国的立法较为完善。这为中国解决商标权刑事立法缺陷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三部分对中国侵犯商标权犯罪的法条重构提出了建议。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从刑事政策、立法模式、法律衔接、罪名设计和罪状完善及法定刑设置等方面对我国商标权犯罪的立法重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其他文献
人活着就要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价值选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人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的时代课题。价值选择又是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它是主体在一定
学位
教堂作为基督教教会的传教据点和战斗堡垒,他们的创建过程与发展脉络既是一部教会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化交流史。近代基督教入华是继明清之际天主教入华之后中西之间又一次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
今年9月,沙特阿拉伯两处石油设施遭无人机袭击。据称,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原油供应每日减少570万桶,约占其石油产量的50%。一时间,被称为“无人战争”主力军的无人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无人机不稀罕,无人战机才是焦点。你可知道,如今“意气风发”大放异彩的无人机,当年却是“出身寒门”,其发展历程也充满曲折。从“出身寒门”到“最佳配角”  1914年,当两位英国将领卡德尔和皮切尔向当时的英国军事
期刊
民事法律法典化运动代表着人类理性在构建人类世界图景中的胜利。从巴伐利亚民法典开始,这一进程始终没有中断。我国的民法典创制工作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应该认识到,作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