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其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论文依据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后发现:第一,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但增长效率低下;第二,工业产业利润微薄,产业分工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第三,服务业发展缓慢。而且在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创新投入不足、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突出、贸易结构不合理等。 为了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与目的,论文从产业规模、产业效率以及节能减排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在比较了几种方法以后,选用熵值法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定量测定,然后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水平与美国、日本和韩国进行横向比较,并且对2000-2011年的水平进行纵向比较,以此确定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位置及其变动趋势。比较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发展趋势良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论文随后分析了可能对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进步、要素供给、对外贸易以及市场化水平。然后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和递归模型,利用2000-2011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各因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投资总额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反,市场化水平与产业转型升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劳动力素质因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微弱。 最后,论文总结了研究内容,针对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长三角地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科技投入,优化人才配置,提升贸易结构,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