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便是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随着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则对国债管理的基础性部分——国债发行管理做了比较系统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国债规模问题。在此问题上,本文既以理论的方法说明了适度国债规模的存在机制,又通过计量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和未来两年可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实证考察;其次是国债结构问题。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的全部内容,而是从发行管理的角度重点对国债的期限、利率以及品种结构进行了考察,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第三是国债发行方式问题。对于此问题,本文不仅对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沿革和现状进行了评述,而且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国债的招标发行制度,并对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分别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其发行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本文以一个实用国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例,说明了国债发行管理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完成了理论研究向实践成果的转化。通过以上各方面的讨论,本文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尽管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国债问题的专题研究已有不少,但是对发行管理进行的系统考察至今尚不多见,本文则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力求通过模型方式和计量手段的运用使有关结论有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讨论适度国债规模存在机制时运用的世代交叠模型、在实证分析我国国债规模时运用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在研究国债招标制度时运用的博弈论模型等,都是这种努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