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为切入点,通过大量阅读和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自媒体、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关概念以及自媒体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的现实关系进行了界定和厘清,并以传播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明确了当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关诱因进行了探索。根据调查结果,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总体良好,大多学生都有着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行为,但是部分大学生也存在着网络暴力、信息污染、侵犯知识产权甚至网络犯罪的道德失范现象,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威胁,并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首先,网络的虚拟性和自媒体的平民性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技术诱因。其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大学生主体、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不足、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位和政府网络监管职能发挥不利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最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式微、西方思潮的入侵、网络社会道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社会舆论的放大作用以及互联网行业自律的缺失等这些社会生态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针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矫正和解决。大学生要强化道德自律增强矫正内驱力;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来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矫正的推动力;传播媒介、网络运营商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自律来优化社会环境以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矫正的感染力;政府要建立健全网络监督管理体系来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矫正的震慑力量。